惩罚 对孩子有害无利


    惩罚因何会强化宝宝的不良行为?
惩罚很少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 即便一时显示出这种效果 , 那也是很难持久的 。更令人沮丧的是 , 惩罚很多时候还会强化宝宝的不良行为 , 带来以下的负面影响:
1、惩罚容易陷入恶性循环虽然越来越多的爸妈意识到“棍棒教育”的弊端 , 但是当宝宝表现得特别顽劣 , 而我们又无计可施的时候 , 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举起手中的“大棒” , 试图尽快解决问题 。当然 , 很多时候 , 我们确实可以凭借这种方式貌似“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 , 但是 , 令人遗憾的是 , 这种“立竿见影”往往不会长久 , 甚至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
下面的场景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妈妈想要宝宝关了电视去洗澡 , 小家伙却跟没听见似的 , 继续坐在电视机前不动窝 。于是 , 妈妈提高了声线 , 继续下达指令 。直到妈妈的声音都变了调 , 变成了一种怪异的吼声 , 小家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慢悠悠站起身走向洗漱间 。再过些日子 , 即便妈妈对着宝宝吼叫 , 他也会无动于衷 , 甚至还会跟妈妈顶上一句:“我不洗澡 , 我要看电视!”非要妈妈巴掌相向 , 小家伙才会哭哭啼啼听从指令 。
如同上例一样 , 惩罚常常无法持久有效地解决问题 , 一种惩罚措施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 , 之后就会失去效用 , 相反 , 我们还需要不断增加惩罚的力度 , 才能让宝宝对我们施加的惩罚有所反应 。
所以 , 从批评到怒吼再到体罚 , 惩罚常常是不断升级的 。一旦走上惩罚的路线 , 爸妈和宝宝之间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宝宝对爸妈的惩罚无动于衷 , 爸妈的内心因此积淀了更多的愤怒 , 于是在这种愤怒情绪支配下 , 爸妈不得不一再加大惩罚的力度 , 而宝宝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惧之后 , 逐渐过度到无动于衷的状态……
2、惩罚让宝宝习以为常
我们很容易被惩罚最初 “卓有成效”的假象所迷惑 , 继而在改变宝宝行为的“斗争”中陷入惩罚的怪圈 。而事后我们却会沮丧地发现 , 惩罚终究还是无济于事 。这就跟我们看恐怖片似的 , 看多了 , 再多恐怖的电影都吓不住我们了 。实际上 , 惩罚对于被罚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负面的刺激 , 它最初具有的那种威慑力会随着惩罚次数的增加而减弱 。
因为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 不管什么样的刺激 , 即便这种刺激最初带给我们很强烈的震撼 , 刺激多了 , 我们就适应了 , 习以为常了 , 不会再给它以格外的关注 , 所以有“久而不闻其香” , “久而不闻其臭” , “熟视无睹”一类的生理反应 。
当我们听到爸妈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对着宝宝大声吼叫“跟你说过多少遍 , 不许……不许……你就是记不住!”的时候 , 真正需要反省的其实是爸妈 , 而不是宝宝 。经常性的惩罚会让宝宝变得越来越皮 , 无视惩罚的存在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没怎么被惩罚的宝宝往往更乖巧 , 而那些经常挨罚的宝宝反而更顽劣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