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快乐说晚安

曾读过台湾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快乐说晚安》的故事 。
推荐阅读
【让孩子快乐说晚安】???
??????????????????????????E????
记得开头这样写道:又到了妈妈要小建穿厚夹克、戴手套去幼儿园的日子 。小建从来都不喜欢冬天,因为寒冷的山风把他房间的窗户吹得“咔吧咔吧”地响,而且好像才放学,都还没玩到什么,天就黑了,一下子就得去睡觉了 。小建最讨厌太阳下山之后,家里什么都变得好大、好暗,还有许多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怪影子会粘到窗户上来,到处都是听起来很可怕的怪声音 。一想到吃完饭后,就得自己一个人去洗澡、睡觉,小建的心脏便会一直乱跳,那种随时随地害怕的感觉,让小建整个晚上都浑身不舒服 。即使尿很急,能和爸爸在客厅,他就不想自己一个人到浴室上厕所;明明知道睡觉时间到了,若可以和妈妈一起看书,他就拖着不回自己的房间 。他要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大人在一起,他就不太害怕了……爸爸妈妈叫他去睡觉时,小建就会想,人为什么不能一闭上眼睛就睡着呢?每天还没睡着前,他都会听到电影里吸血鬼刮玻璃的“吱吱”声;也担心床底下躲着一个人,等爸妈睡着后,把他偷偷绑走,然后来跟爸爸妈妈要钱,再把他杀掉,像电视新闻上常常说的那样……
孩子的世界中,总有着许多让他们感到害怕的东西 。孩子对一些事物产生恐惧,是其成长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体验,它的内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变化 。如:出生5-9个月的孩子会对陌生人感到害怕;2岁以内的孩子很容易被巨大的声响吓住,2岁的孩子最害怕亲密相处的人离开他;3、4岁的孩子会特别害怕响声、黑暗和未知的东西,怕动物、怕孤独;5岁的孩子仍然怕黑,害怕在黑暗处受伤;6、7岁是一个充满想像的恐惧年龄 。对想像中的“鬼怪”、死亡、强盗也会产生恐惧,害怕妖魔鬼怪、害怕找不到家、怕一个人睡觉时做恶梦;大多数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都会害怕雷电、狂风和大火等自然界的现象 。随着孩子知识的增长、对世界了解得越来越多,孩子们害怕的自然界的事物就会减少;到了8、9岁,孩子们可能会开始害怕自己考试的成绩不好而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总的说来,儿童恐惧的对象随其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而改变 。
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与孩子知识欠缺、生活经验贫乏有关
夜幕降临,孩子们知识经验有限,既不知道黑暗中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也不知道身边亲人的去世意味着什么,于是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释黑暗和死亡,由此产生了害怕与恐惧 。
·孩子自身的某些经历会导致他们恐惧
如果孩子幼时受到过强烈的刺激,以后碰到类似的事物,甚至碰到的刺激比较轻微,也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反应 。如一个孩子曾被一只黑狗咬过,他下次看到黑狗时就会非常害怕,而且他还可能会由怕黑狗到怕所有的狗,继而怕所有的四足动物,这是心理泛化造成的 。
·受他人恐惧情绪的感染
孩子在看到或听到别人处于恐惧状态的情况时,即使自身处境并无任何引起恐惧的因素也会坐立不安 。如看到其他人见到蛇后的恐惧反应,孩子以后见到蛇也会大叫大喊 。孩子在听了鬼怪故事,看了带有恐怖色彩的影视片和图书时,由于无知及大人的消极暗示,其内心也会产生恐惧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