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仁堂瓷器真品底款年代特征



从瓷盏细腻洁白的瓷质、规整的造型、精炼的画工、准确的九条游鱼暗喻的九如图,可见郭葆昌组织来的一班前清官窑御用人员的高超水平之高 。

居仁堂瓷器真品底款年代特征

文章插图


从其釉上彩的工艺研判,瓷盏是经过一次烧制后又经极为熟练的画工在釉面上画上图画后又经入窑烧制而成 。其具体特点大致如下:
一、器型特精准,不偏不倚,无一丝不精准,无一丝走偏、无一丝大小不一;厚薄精准无一丝不同,瓷盏厚薄均匀,造型美观少见,器型极为规整 。目前为止所见高脚杯无出其右者;

居仁堂瓷器真品底款年代特征

文章插图


二、是由精细纯净的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白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彩釉突出于釉面,矿物颜料特点明显,着色恰到好处,不艳不俗;

居仁堂瓷器真品底款年代特征

文章插图


三、这是自民国向前的官窑瓷的封顶之作,也是最后的封建官窑的最后一件关门之作 。瓷质最好,最精致、细腻的白瓷,白亮耐看,无染无浊,经久不变;
四、此盏为在白釉上绘制的彩绘,此表现力极强的釉上彩,是用工不厌精、绘画不厌细的二次入窑技法烧制而成,艺术表现力特别丰富突出,为空前精品,精美程度远超历代瓷器 。画工釉上粉彩简笔画,所用颜料为难得的柔和平易耐看的矿物颜料,手感层次更丰富、突出极为明显,错落有致,生动自然,水草游鱼相映成趣 。看似随手简单画出,实际构思缜密、丰富、准确精到,惟妙惟肖,里外水草间灵动的大小九条鱼活灵活现,多一笔嫌多,少一笔嫌少,九条鱼寓意吉祥,至今民间常有九鱼图面世,民间绘画常称作九如图,意为九如之意;

居仁堂瓷器真品底款年代特征

文章插图


五、瓷盏使用极为优质的高岭土制作而成,胎质极为细腻白净无丝毫杂质;造型极为规整 。葵口花边盏不偏不倚,大小适中 。正应了那句:“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的老话 。
六、底款的红章“居仁堂制”分析:袁世凯时期的瓷器,用的是红色印章 。瓷盏的成形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烧制附着其上 。前期清朝御窑红章、蓝章的用法是精制的瓷器用红章,普制瓷器用蓝章 。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

居仁堂瓷器真品底款年代特征

文章插图


“居仁堂制”瓷器是1916年袁世凯称帝后,派大管家郭葆昌督办,由陶瓷家鄢儒珍具体承办,召集的全是曾经清朝官窑的专用精工巧匠们 。袁世凯效仿清历代皇帝的做法拨付大洋140万在景德镇烧制名贵瓷器供宫廷陈设、使用,较清朝工薪更加优厚,待遇无不更丰盛,所以制作无不更加用心,制成品更加精良,欲先烧制出样品呈送袁世凯验看满意后,正式置办官窑“洪宪年制”瓷器 。郭葆昌赴江西景德镇后召集清代绘画、制坯、烧窑等各路瓷器高手进行瓷器制作,以雍正、乾隆朝最优异的瓷器为蓝本,以粉彩为主,少量珐琅彩,用途分两类:一类观赏,一类实用,实用类多以小器型为主,彩绘多为富贵喜庆图,由陶瓷家鄢儒珍具体承办,先在在景德镇烧制一批以釉上彩为主的“御用”瓷器,其工艺水准达到甚至超过了清官窑水平 。参与制作的督办官员和工匠们不计工本、不惜工本制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制瓷工艺经过历代积累进步,已臻高峰,为以往历代官窑瓷的登峰造极之作,是官窑瓷的一朵奇葩 。可惜时间太短,仅以袁世凯居住的北京中南海居仁堂名义制作出了呈报给袁世凯验看观赏的样品,件件皆为精品,待袁满意准制后把那些样品都打碎待制作正式的“洪宪年制”官窑瓷器,可是紧接着袁却在全国一片倒袁声中,“洪宪”帝制就瓦解了,结束了83天的帝王专制,原计划的年号瓷“洪宪年制”瓷器还没制造,洪宪年就结束了 。同年6月袁世凯病亡,此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年代,可惜“居仁堂制”瓷器以经验看完毕打碎了,仅余下此被验看打掉了高脚的“居仁堂制”瓷盏侥幸孤存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