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听话孩子 恐怕父母是最大的“ 祸害”

许多父母成功地培养了“听话”的孩子,把这些孩子推进名校、送上优越的工作岗位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把握自己生活的能力不仅没有成长,反而萎缩了 。他们变成了听从安排的一代,丧失了自身的生活动力 。这,恐怕父母是最大的“祸害” 。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 。11岁的孩子不能开车,不能选举,甚至不能独立,必须有大人监护,也必须听父母的话 。我们也经常遇到过必须让孩子听话的情况 。但是,简单命令是最懒惰的办法,结果往往造成孩子不情愿,甚至反叛 。最好的办法,还是和孩子平等地讨论 。比如我们碰到的一个大挑战,就是让女儿练钢琴 。女儿喜欢钢琴,可就是不肯练 。我们和她谈过许多次:“如果你不想学,就不必学 。如果想学,我们就支持你,那就要学出个样子 。”女儿也坦承地告诉我们,她不想当职业音乐家,只是希望保持这个爱好 。于是我们告诉她,不必一天练三四个小时 。但是,即使是业余爱好,一天一个小时或者45分钟还是要有的 。否则弹不出个样子,乐趣在哪里呢?她对此没有异议 。
但是,一到练时,又要找借口不练 。我终于坐下来和她长谈:“我知道你现在很忙,练琴也很苦 。爸爸妈妈从来不强迫你干任何事情,是你自己要坚持学下去 。甚至爸爸妈妈让你放弃你就会哭 。你想要的是结果,但不想为之付出努力 。对不对?”
她无奈地点点头 。
“不付出努力的人应该得到结果吗?能够得到结果吗?”
“当然不能 。”
“好,那你希望爸爸怎么做?爸爸和你讲过朋友家的孩子:她小时候死活不弹琴,最终只好放弃了 。到了高中时,她又看见同学弹得特别好,非常羡慕,问父母为什么不让她学 。父母告诉她是她自己坚决不学的 。结果她很不满地质问:‘你们为什么不像其他家长那样逼我学呀?’”
我接着说,“爸爸当然不会逼你 。但你也想想看,如果爸爸不督促你,你即使每周上课,最后还是弹不好,过去学的技艺也浪费掉了 。如果爸爸督促你一下,你现在也许不那么舒服,但是你能坚持下去 。我现在让你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现在二十岁了,钢琴荒废了 。你回首过去十年,你是希望爸爸小时候督促你一下、推你一把、让你坚持下来、进而能弹出优美的曲子呢,还是无所谓,觉得爸爸不必来烦你?站在你二十岁的角度看,你希望爸爸怎么做?”
女儿沉吟一下,马上说:“恐怕我还是希望爸爸督促我的 。”
“好,我们一言为定 。是你要求爸爸督促你 。以后爸爸就每天督促你 。你还是个孩子 。有小孩子共同的问题 。做事难以持久 。这时候大人帮助督促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需要这种帮助 。你看看那些奥林匹克运动员:自己花钱雇个教练 。教练干什么?其中的一项任务,就是在运动员练不定时大声吆喝,帮助运动员挺过来 。现在爸爸就是这种你自己聘请的教练了 。”
这就是我们和女儿的关系 。我说很难想象她会反叛,一大原因是她很难找到反叛的对象 。孩子当然要听大人的话 。但是,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也一天天地在学习如何把握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人控制 。家长对孩子最大的责任,是不断地让孩子增强对自己生活的把握,让他们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召唤,学会运用理性对生活作出重大的抉择 。
许多父母成功地培养了“听话”的孩子,把这些孩子推进名校、送上优越的工作岗位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把握自己生活的能力不仅没有成长,反而萎缩了 。他们变成了听从安排的一代,丧失了自身的生活动力 。这,恐怕父母是最大的“祸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