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作为幼儿启蒙教育

资料短消息2009-6-822:37:21【跆拳道作为幼儿启蒙教育】跆拳道作为幼儿启蒙教育
通常,一种方式被称为启蒙教育,他通常承担着对幼儿的身体、智能、思维等全方位的开发和培育任务,武术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拳打脚踢的身体运动,如何称得上是“启蒙教育模式”?
并且,虽然武术是传统的强身健体的方式,但是让幼儿来学习武术是否安全?武术启蒙究竟是如何启蒙的呢?武术启蒙有哪些独特的意义呢?
力在皮肉筋骨气在精神意志
从武术运动最直观的角度来说,武术动作中的屈伸、平衡等动作,使人全身的各部位器官和神经都要参与到动作中来,例如教练在进行预备命令时,幼儿的神经被调节到高度集中的状态,身体肌肉放松等待命令的开始,在这种重复的训练中,可以重度刺激大脑神经,激活脑细胞,在大小脑反复刺激作用下,幼儿的脑域变宽,反应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肌肉组织得到改善和提高,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多项反应 。对于孩子来说,这种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 。
另外,习武练功,力在皮肉筋骨,气在精神意志 。武术启蒙,首先是对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精神意志的锤炼,看似简单的比划,实际每一招一式都在把孩子好动的天性转化为有要求有目的训练 。在这种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克服自我、坚韧不拔的个性 。同时,这种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
某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始特别胆怯害羞,他爸爸将他送来学习武术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孩子胆大一些,哪怕是能在人多的场合敢站出来或说几句自己的话就满足了 。在武术教练的教导下,这名小朋友成长飞快,各方面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幼儿园即将毕业前夕,还参加了武术表演,在千余观众面前,表演了一套精彩的武术,他不仅没有胆怯,还获得了优秀表演奖 。他及他的家人别提多高兴了 。
还有很多例子,比如有的孩子在家里自己不会穿衣服,但进了武术班,教练就要求“作为武术小英雄,勇敢坚强,自己的事肯定能够自己做,现在老师数5下,大家必须把自己的鞋子整齐地放到墙角,然后回来排队!1、2、3、……”小朋友们在这种环境中不但能够自己做自己的事,而且有了一种强烈的时间观念 。习武有道教学有法跆拳道是相对繁复庞杂的一个体系,如何给幼儿阶段的孩子教授,这似乎是个难题 。武术启蒙教育模式,必须完全遵循幼儿的思维方式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武术教授过程中,也应适当采用很多儿童化的方式 。因为武术动作的发展以术语为主,这些专业的术语对于幼儿来说,过于抽象难懂,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使用形象化的有趣的语言把各种动作讲述出来,再用形象的演示动作进行比划,引发孩子对动作的模仿兴趣 。有些武术动作本身含有故事情节,那么可以边讲故事边做动作,这种方式孩子们很容易接受 。例如在教“岳飞拳”时,老师就边讲岳飞的故事,边讲解武术动作给幼儿,既让孩子有兴趣习武,同时丰富了孩子的历史知识,培养了孩子的道德情操 。童谣作为幼儿教学中常见的形式,也被老师引入武术教学班的课堂 。很多武术动作被编成有趣的童谣,让武术课有唱、有读又有动作,可谓知文和习武兼得 。既要文武兼得,则对教练员的要求必然不同平常,教授幼儿武术的教练员,首先自身的基本技术上要过关,在技能教授上不能传授错误的招式或误导孩子,不能误人子弟;更重要的是要懂教育,懂孩子,要熟悉对孩子的各种教育方法,否则根本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武术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行为作风,都是幼儿学习模仿的榜样 。教练员在教学时还要懂得儿童心理和生理,会用儿童语言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因为幼儿喜欢的武术教练,要像他们想象中行侠仗义的英雄一样,所以教练要懂得用自己所学的武术来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去满足他们对武术的好奇心和对学习武术的信心 。并且还要教会孩子怎样自立,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来发挥武术的作用,遇到危险的时候怎么样利用武术来保护自己 。所以幼儿武术教练员不仅仅是武术教练,还必须是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 。学习武术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有的孩子的动作灵敏性很强,具有习武天性,老师要适当开发他们的武术潜能;有的孩子的身体运动智能不是他的优势或不是他最早体现出来的智能优势,老师要从其他的角度开导和培养孩子,坚定他们习武的信心 。对某些孩子来说,教练的一言一行,或许会影响、改变他一生的人生信念 。所以教练要根据孩子不同性格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教导 。关心孩子安全很多人表示,幼儿阶段不适宜学习武术,因为幼儿的骨骼发育不完全,武术会使幼儿受到创伤或者抑制幼儿的身体发育 。这种认为和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幼儿时期的骨骼组织较多,弹性和柔韧性好 。关节和韧带的生长属性大,运动范围大,肌肉含水分较多,肌纤维细,赋予弹性,但是比较柔嫩 。并且幼儿心肌发育也尚未完全,运动时靠的是增加心率来适应,不适合做耐力的训练,所以安排幼儿武术课不宜长时间的练习,并且要将有难度或者有危险的动作去掉,尤其是在使用器械时都有严格的要求,防止发生意外 。而跆拳道没有其他武术中的摔,拿动作,很大程度上直接避免了危险性 。对幼儿的训练要从简单的基本训练入手,每次武术活动时间要短,要给孩子充分的休息时间,还要增加趣味性,课程要富于变化,这样做能够让幼儿感觉不到枯燥和劳累,更加有兴趣投入训练当中 。比如,在训练的时候,孩子们要呼喊口号“哈-哈”,这样能让孩子感受武术的力量和气势,也有利于调动幼儿心肺功能 。幼儿武术教育并非专业的武术训练,而是武术兴趣活动,目的不是要求幼儿掌握武术的技能,而是通过参与丰富的武术活动,培养幼儿对武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使幼儿初步感受武术文化 。跆拳道中的"礼仪"是跆拳道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 。跆拳道练虽然是以格斗的形式进行,但是不管它怎样激烈,由于双方都有是以提高技艺和磨炼品质为目的,所以在双方各自内心深处都必须持有向对方表示敬意和学习的心理 。因此在练习或比赛前后都一定要向对方敬礼,即跆拳道是练习者精神和身体的综合修炼,使练习者在艰基的磨炼中培养出理想的人格和体魄,并能够真正掌握防身自卫的本领,因而对练习者精神锻炼一环中就必须包括"礼仪"的教育和熏陶 。“礼仪"是跆拳道运动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礼节是跆拳道练习过程中必须具备和行为规范 。练习跆拳道的人要持正确的练习的和认识态度,对跆拳道的历史、内容、特点、作用及教育意义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练习时衣着端正,头发整洁,对教练、同伴时都要体现出恭敬、服从、谦虚、互助互学的心态 。谦逊和正确的言语,谦让和友好的态度,虚心和好学的作风也是跆拳道练习遵循的重要礼仪 。礼仪不只是形式上的表现,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实施它,在长期练习和比赛的过程逐渐将礼节形式转化为心理动力 。最常用的礼节表示方式是向教练、同伴敬礼 。敬礼动作的具体要求是:面向对方直体站立,向前屈15度,头部前屈45度,此时两手紧靠两腿,两脚跟并拢 。训练时,进入体育馆后,以端正姿势向国旗敬礼,然后按馆长、教练和长辈的顺序依次向他们敬礼 。在体育馆内始终在肃静气氛中行动;妥保管好自已的服装及其它物品;运动过程中服装松开时,停止运动,转身向国旗、会旗和教练同伴整理,整理方向好后再转回原来方向 。训练之余,无论是在学校或家中谈话、用餐、打电话、介绍他人或访问亲友时,都要按一定的礼节进行,将礼仪意识带到练习者生活、学习及工作的各个方面,锻炼人克已礼让、宽厚待人和恭敬谦逊的道德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