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多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

推荐阅读
【父母应多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
??????????????????????????E????

翘翘妈妈近日发现将近4岁的儿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可翘翘偏要自己穿衣、穿鞋,说什么也不肯让妈妈帮忙;下班到幼儿园接儿子,辛苦了一天的妈妈还急着回家做饭,可翘翘却专注地将自己刚刚玩过的积木整齐地码放在盒子里,即便老师在一旁做工作,说:“翘翘,快跟妈妈回家了,一会儿老师来收 。”可执著的儿子还是不肯“停工”……妈妈很奇怪?
走进幼儿园小班孩子们的生活,我们就会逐渐感悟到促使翘翘和他的伙伴们行为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
孩子们的盥洗室里,低矮的毛巾架、洗漱用具柜整洁、有序地摆放着每一位小朋友的毛巾和刷牙用品,加上孩子自己熟悉的小标志,很方便3岁多的孩子自己取放;为小班孩子量身订制的盥洗池、便池,更是为孩子们学会自理提供了环境方面的支持;教师和孩子们一同制作的标志,醒目地张贴于玩具筐、玩具柜上,协助孩子们学习独立而准确地将玩具归位;与孩子身高符合的衣帽架(或衣帽柜)、活动室门口的小桌子,这些都为孩子们自己叠衣、收放衣服创造了方便的条件……
老师们在引导小班幼儿学习做自己能做的事情,鼓励他们建立独立意识和自信心方面更是巧花心思,试了几次拉链总是对不齐 。正当宝宝就要放弃时,老师手把手帮他把拉链的头插上,再往上拉上一小段距离,随后为宝宝送上鼓励的目光 。在老师的注视下,宝宝自信地将下面的事情独立做完 。过不了几天,班上的娃娃家就会新添几件有拉链的娃娃衣服,宝宝和他的同伴们在给娃娃穿脱衣服的游戏中又学会了新的本领……
心理学研究表明 。又有研究显示 。当两三岁儿童要求自己做事的愿望得到满足,配合以适度的帮助、支持使其独立行动的能力得到提高时,他们的自信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因此,在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小班阶段特别强调了“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感受独立做事的快乐和满足;会自己选择活动,遇到挫折困难不害怕,会寻求帮助……”等一系列以增强幼儿自信心、发展幼儿独立性为核心内容的目标 。
在此方面,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必须高度的信任孩子,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
当孩子有了第一次 “我自己做……”“我会……”的表示时,您切不可小视孩子,更不可拒绝孩子 。因为,这种表示正是孩子独立意识和自信态度的萌芽,千万不可以“扼杀” 。此时,您最好采用欣喜和鼓励的语言,如“好啊!你来试一试”、“太好了,我家宝宝又有新本领了!”……父母的及时肯定,给与孩子的信号是 。长此下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信态度就会得到保持,而且即使在做事时真的遇到了困难,孩子也不会退缩 。反之,过分的庇护孩子、替代孩子等于亲手为孩子挖了一个温柔的陷阱,掉进这个陷阱的孩子连尝试错误的机会都没有,谈何获得成功的体验?更无从树立自信 。
其次,在能力上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和最适宜的帮助 。
例如,您可以在孩子常用的小书包上缝一根漂亮的绸带,让他(她)每天都有练习系蝴蝶结的机会 。这样,当孩子穿上新鞋时,就不会因系不上鞋带而苦恼和失去对自己能力的信任 。
上一篇下一篇10件事令宝宝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