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烦恼,中国孩子身上体现最多( 二 )


8、学习·考试
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没有应有的童年自由和乐趣;考得好了怕自己骄傲,考不好“今夜有暴风雪” 。
父母对孩子优异成绩的渴望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如何才能真正帮上孩子,事实上,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督促,并没有起到效果,吃力不讨好 。关于这个问题,《成长》将在下一期杂志中专门进行具体而深入地讨论,敬请阅读 。
9、没有隐私
日记被看、书包被翻是家常便饭,为了完全监控我们,父母大人逢强智取,遇弱强攻,还美其名曰:上级审查 。
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父母怕她谈恋爱走弯路,形影不离,没收了手机,上学放学父母轮流护送,孩子回家就被锁在房间里,女孩为此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要给大人一点“颜色”看,结果就是在父母看管最严的时候,女孩怀了孕 。采访人员采访时,女孩说:“手机上交,我可以借同学的,我有家里的钥匙,他到了我家楼下,电话打给我,我就从窗口把钥匙丢下去,他到我家开门,然后我就出去了 。
父母把我反锁在家里根本没效果 。他们越这么‘关押’我,我就要给他们点颜色看,我怀孕就是给他们的‘颜色’,是他们‘逼’出来的 。”这是现实中一个让人十分痛心的真实故事 。且不说这种方式对孩子的不尊重,就事情本身而言,看管和监控,不仅无效而且是危险的,所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12
亲子教育最易忽略的七个细节
孩子的家庭教育



那么,不监控,怎么办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孩子合理的态度和价值观,简而言之,父母能做的是教会孩子选择,而不是监控、替代和强迫孩子选择 。
10、被怀疑冤枉
考试、作文得了高分被怀疑抄的;花瓶碎了,钱少了,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哭了,被认为是自己干的;自己出于好心做一件好事,做砸了,或者还没做完,就被误以为淘气狠批一顿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即使孩子淘气、不懂事、有“前科”,我们在弄清真相之前,也应该把疑问藏在心里,不要轻易兴师问罪,被冤枉的滋味可不好受,这样的行为是对孩子极大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想想我们被朋友或者领导怀疑和冤枉的滋味,我们就知道孩子内心多苦恼了 。
11、父母失信
许诺的事情不认账或者大打折扣或者无限期拖延,甭管自己多盼望,盼了多久 。
父母的失信两个明显的消极影响:
其一,父母的威信大打折扣,而父母的威信是教育的基础;其二,父母的失信行为给孩子树立了消极榜样,你说话不算数,很难要求和指望孩子说话算数,只要你无法完全监控,孩子随时存在失信的可能 。
12、不被尊重
建的模型被扔掉,贴的墙画被撕烂,养的小动物被送人或吃掉 。自己做了糗事,父母逢人便讲 。
父母不被尊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小时候也没有受到父母的尊重 。不懂得维护孩子自尊心的父母是最失败的父母 。
13、缺乏宽容与理解
我们还小,思维能力和身体能力都不成熟,很多时候犯错、闯祸远非我们本意,但是我们得不到应有的宽容和理解 。
中国人普遍缺乏尝试精神,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幼年时期,尝试失败不被宽容和鼓励,从而不敢尝试 。建议父母朋友宽容孩子无意的过失,鼓励孩子尝试心中的想法,虽然未必成功,但是孩子会从中获得成长的机会 。
12
亲子教育最易忽略的七个细节
孩子的家庭教育


【13种烦恼,中国孩子身上体现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