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巧对孩子的性别好奇

在孩子两三岁时,他们会对自己的性别产生好奇,想知道男孩和女孩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这时,父母该怎么做才好呢?
案例:玲玲今年2岁,平时胆子很小,尤其到了晚上,妈妈如果在她没有睡着前离开了她的房间或是关了灯,就会吓得大哭起来 。妈妈总对她说,要学男孩那样勇敢点 。
玲玲发现经常来她家玩的隔壁小哥哥,胆子确实比她大,但他没有小辫 。玲玲便以为,只要自己把头发剪短了,就会成男孩,胆子自然就会大起来 。一天,她天真地对妈妈说要剪掉自己的小辫,并且要把头发剪得跟那小哥哥一样,很短很短,自己就一定会勇敢的 。妈妈听后真是哭笑不得 。
性别差异:后天逐渐加大
【家长应巧对孩子的性别好奇】专家们曾经一度认为,是男性和女性激素“构成”了大脑 。但是通过对未出生的老鼠大脑进行的研究发现,在激素起作用之前,男性和女性基因在数量和类型上就存在差别 。但那并不意味着男女之间的差别就此成为定数,加拿大有关研究发现,男孩生来就比女孩活跃,这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以及其他社会因素也在不断地鼓励并加大这种差别 。
提示:男孩的大脑要稍稍大于女孩,但女孩左右脑之间的联系却更为紧密 。两种性别都能够有效地利用大脑的不同部分,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存在不同的学习方式 。女孩的语言能力、感官发展以及认知能力会发育得更快些,男孩发育稍晚,但在涉及某些视觉和空间感方面要超越女孩 。
男孩女孩:各有模仿对象
通常,孩子都特别喜欢模仿自己的父母,这也有助于他们了解什么是男孩或者女孩应该做的 。女孩可能会学妈妈,在她的玩具厨房里玩得不亦乐乎;而男孩通常更喜欢那些玩具枪、单双杠等,或是学父亲的说话语气和处事方式 。他们喜欢别人称他们为“大男人”和“勇敢的小伙子”等 。当然,在孩子幼小的时候,这两种性别角色的模仿,也可能会有交换 。
提示:如果看到男孩正在穿妈妈的高跟鞋玩,不必感到惊讶 。有时孩子只是在模仿一个大人,并不一定是特定的男人或女人 。只要孩子喜欢,就不要干涉他玩什么玩具或是游戏 。不然,就有可能抑制他们开发各种不同兴趣的热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自然会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样的衣服或爱做什么事情 。
中性玩具:适合此时孩子
孩子在3岁前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是模糊的,在他们心里,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有些神秘,所以他们会产生好奇,此时他们更在乎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玩具 。如果父母借机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会有效地促进孩子性心理的正常发展 。然而,只是按照传统男女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会限制孩子的学习范围和途径,不但会增加孩子在选择上的麻烦,更有可能会限制了孩子的潜能,以及探索他全面性格特质的机会 。
提示:让孩子慢慢了解性别角色,给他提供一些中性的玩具,让他们回到最自然本色的一面 。父母可以在旁好好地观察和欣赏孩子所表现的特质和能力,并提供他需要的支持和空间,不要因为是男孩或是女孩而有所差别 。
本文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 。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