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不给糖吃就捣蛋!

当万圣节之夜来临时 , 光顾你家门口并找到你的 , 也许是一群真正的小魔鬼 , 也许是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 ,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不给糖就捣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 。10月31日是万圣节前夕 。通常叫做万圣节前夜(万圣夜) 。每当万圣夜到来 , 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 , 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 , 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窜户 , 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 。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不给糖就捣乱”的恶作剧 。
“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 , 做法也极为简单 。将南瓜掏空 , 然后在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 , 再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 , 把它点燃 , 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物了 。
然而万圣夜的重头戏还是在餐桌上 , 你既要准备好美食来招待那些前来捣乱的“小鬼” , 更要在这个特别的节日为你的餐桌装扮一番 。千万不要让你的客人们小瞧了你哦!
这天夜里是一年中最“闹鬼”的时候 , 各种妖魔鬼怪、海盗、外星来客和巫婆们纷纷出动 。在基督纪元以前 , 凯尔特人在夏未举行仪式感激上苍和太阳的恩惠 。当时的占卜者点燃并施巫术以驱赶据说在四周游荡的妖魔怪 。后来罗马人用果仁和苹果来庆祝的丰收节与凯尔特人的10月31日溶合了 。在中世纪 , 人们穿上动物造型的服饰、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万圣节前夜驱赶黑夜中的鬼怪 。尽管后来基督教代替了凯尔特和罗马的宗教活动 , 早期的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 。现在 , 孩子们带着开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种服饰和面具参加万圣夜舞会 , 这些舞会四周的墙上往往悬挂着用纸糊的巫婆、黑猫、鬼怪和尸骨 , 窗前和门口则吊着龇牙裂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灯笼 。孩子们还常常试图咬住悬挂着的苹果 。
孩子们喜爱的节日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 。它在孩子们眼中 , 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 。夜幕降临 , 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 , 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 , 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 。“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 , 做法是将南瓜掏空 , 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 , 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 , 把它点燃 , 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
收拾停当后 , 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 , 跑到邻居家门前 , 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 。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 , 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 , 你不款待 , 我就捉弄你 。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 , 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 。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 。当然 , 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 。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 , 口袋装得满满的 。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 。游戏时 , 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 , 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 , 谁先咬到 , 谁就是优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