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宜过量喝“煲汤”!

我国南方有煲汤习惯,总认为喝汤最有营养 。为了孩子健康,妈妈会在给孩子添加辅食时不厌其烦地给孩子煲鱼汤、鸡汤、鸭汤、肉汤……但如果孩子只喝汤、不吃肉,就等于“丢了西瓜拣了芝麻”,把绝大部分营养素都丢失了……
要知道,煲汤时水温升高,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遇热后发生蛋白质变性,就凝固在肉里,真正能溶到汤中的是少量蛋白质 。有一句俗话叫“肉烂在锅里” 。如果孩子能连汤带肉一起吃,煲汤不失为一种给孩子做辅食的方法 。但孩子胃容量较小,如果大量喝汤就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 。因此,希望让孩子通过喝汤获得这些动物性食物中的绝大部分蛋白质并没有在汤里 。
另外,煲汤也要讲究方法 。在用动物性食物做原料时,凉水下锅,水开后改成微火,长时间地炖汤,之后加盐等都是避免蛋白质过早凝固在肉里,让汤营养尽可能丰富的有效措施 。
煲汤秘诀
餐桌上有碗热气腾腾的鲜汤,常使人垂涎欲滴,特别是在冬春季,汤既能助人取暖,又能使人的胃口大开 。
煲汤往往选择富含蛋白质的动物原料,最好用牛、羊、猪骨和鸡、鸭骨等 。其做法是,入锅后一次加足冷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持续20分钟,撇沫,加姜和料酒等调料,待水再沸后用中火保持沸腾3~4小时,使原料里的蛋白质更多地溶解,浓汤呈乳白色,冷却后能凝固可视为汤熬到家了 。可怎样才能使汤鲜味美呢?这里也是有技巧可言的,就是三煲、四炖和五忌 。
三煲四炖,就是用文火煮食物,慢慢地熬 。煲可以使食物的营养成分有效地溶解在汤水中,易于人体消化和吸收 。煲汤虽被称作厨房里的工夫活,但并不是因为它在烹制上很繁琐,而是因为需要的烹调时间长,有些耗工夫 。事实上,煲汤很容易,只要原料调配合理,三煲四炖(厨师俗语,炖需要四小时),慢慢在火上煲着即可 。火不要过大,火候以汤沸腾程度为准,开锅后,小火慢炖,火候掌握在汤可以开着即可 。
推荐阅读儿童肠胃功能弱吃月饼要适量
【儿童不宜过量喝“煲汤”!】
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的妈妈真实日记、帖子、提问吗?快到亲子部落看看吧,并可赢取更多免费大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