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犹太人聪明的早教秘密

几十年来,诺贝尔奖的得主中,犹太人所占的比例远比其他民族高 。犹太人在智力取向活动中的优势为全世界所公认,所以犹太人出色的智慧秘密也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其实,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他们的聪慧除了遗传之外还与家庭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们非常重视早教,而早教的秘密就掩藏在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中 。
吻甜书的仪式:
在犹太人家里,宝贝稍微懂事,妈咪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宝贝去吻圣经上的蜂蜜 。这个仪式的用意是,告诉宝贝书本是甜的,让宝贝在最初接触书时,就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从而一生都喜欢书 。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习惯,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 。如果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 。这些民族习惯都使得他们成为一个爱书的民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成为世界之最 。
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智慧除了来自遗传因素之外,有时更来自于一种好的习惯 。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增长人的知识,引发人的思考,提升人的智慧的习惯呢?犹太人抓住了早教的要点 。
传统的家庭问答
犹太人家庭的宝贝,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宝贝回答的是钱或财物,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更重要的东西,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宝贝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宝贝,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财物,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
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犹太人世代相传这样一个问题,其实是很有用意的,既是在引导宝贝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也是在提醒自己,时刻把对宝贝的教育重点放在内在素质的培养上 。
犹太人的谚语
犹太人中流传着一句话是说:“不做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犹太人不仅非常重视知识,而且更加重视才能 。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 。他们认为,一般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而没有任何的创新,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 。思考是由怀疑和答案所组成的;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 。怀疑是智慧的大门,知道得越多,就会怀疑得越多,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所以发问使人进步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犹太人家庭特别注重与宝贝的思想交流,宝贝一直受到成人的教诲和指导 。宝贝们可以同成人谈话并讨论问题,偶尔成人还会同宝贝们缠个没完,意在引导他们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上去 。无疑,犹太人出名的口才和智慧测试中的高分同这一点不无关系 。
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首先是引导宝贝读很多书,其次是避免书呆子式的学习方式,看来智慧=知识+运用知识才是不变的真理 。犹太人不仅非常重视知识,而且更加重视才能 。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 。他们认为,一般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而没有任何的创新,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 。
${FDPageBreak}
思考是由怀疑和答案所组成的:
从小背诵经书的习惯,在犹太人的家庭里,宝贝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背经,成了不变的定律 。在这里,犹太人的目的不是让宝贝们理解经文的意思,而是让他们机械地背诵 。犹太人认为,这样大量的背诵是培养良好记忆力的途径 。如果不能让宝贝有一个好的记忆力,今后学习其他事情就会增加很大的难度 。宝贝在很小的时候会先从诵读祈祷文开始,稍大会接触《摩西五经》、《圣经·旧约》及《塔木德经》,这是每个犹太人一生必修的东西 。而且,犹太人有一种特殊的方法来诵读经文 。除了抑扬顿挫地朗读,还要按一定的节律左右摇摆 。他们一边用手按着经书,一边动用所有能想到的身体器官,按照经文的意思,将自己完全投入进去 。他们认为,同时使用看﹑读、听、说、动,要比一般的单纯默读式学习方法,效率提高几倍,并这种习惯会保持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