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孕前拔除智慧齿


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周苗博士指出 , 许多处于18~25岁的年轻人也像彭帅一样经常受口中“智慧牙”的“挑衅” , 这种疼痛虽没生命危险 , 却让他们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很“不爽” , 并易在口腔卫生差、抵抗力下降时引发智齿冠周炎 , 严重时可致“牙关紧闭”影响到进食、咀嚼和吞咽 。
智慧牙 “用进废退” 需及早定“去留”
据周苗介绍 , 智慧牙俗称“智齿”、“净跟牙” , 是最靠近咽喉的牙齿 。智慧牙一般在18岁左右萌出 , 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成熟 , 于是被看做是“智慧到来”的象征 , 故称它为“智齿”——智慧之齿 。
智齿还是“用进废退”的生物进化论一个极好的例证 。随着人类的演进 , 食物逐渐精细 , 颌骨发育不足 , 智慧牙作为人一生中最后萌出的牙 , 缺乏足够的空间容纳 , 常导致位置不正、无法正常长出 , 医学上称为“阻生牙” 。
“不过 , 并不是每个智慧牙都需要拔除” , 周苗建议应及早对智慧牙的“去留”作出评估 , 对于正常萌出且有咀嚼功能的智慧牙 , 可以进行保留和保护;而位置不正的智齿 , 通常不具备咀嚼功能 , 属于“废用牙” , 这种牙齿容易咬伤颊黏膜或对颌牙龈 , 诱发冠周炎或龋齿等 , 需尽早拔除 。
智齿冠周炎可影响进食
周苗指出 , 阻生智齿表面覆盖的软组织(俗称“牙肉”)容易感染而发生智齿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多发于18~25岁的青年 , 在口腔卫生维护差、局部牙肉创伤过重、劳累过度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生 。彭帅在美网的比赛期间因过于劳累 , 便导致了智慧牙冠周炎发作 。
智齿冠周炎多发生在下颌 , 上颌甚少见 。智慧牙冠周炎常急性发作 , 在其早期 , 患侧咽喉旁软组织胀痛不适 , 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 , 疼痛加重 。如病情继续发展 , 可以出现患侧的面颊肿胀 , 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或耳颞部出现反射痛 。炎症继续发展 , 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 , 甚至出现“牙关紧闭”等 , 导致不能进食、咀嚼和吞咽 。
“在冠周炎未被控制的情况下 , 炎症还可蔓延或扩散 , 引起临近组织的感染 , 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 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 周苗建议对位置不正的智齿做到“早发现 , 早治疗” , 避免智齿冠周炎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不便 。出现智齿冠周炎时 , 要及时到医院口腔科就诊 , 经治疗炎症缓解后 , 应尽早拔除患牙 。
${FDPageBreak}
拔智慧牙 注意事项
拔牙前需排除下述几点:
有心、肝、脾、肺、肾等大器官疾病患者最好不要拔牙;拔牙区急性炎症患者要暂缓拔牙;有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不能拔牙;妊娠妇女、经期女性要暂缓拔牙 。
拔牙后应学会自我护理:
要咬棉球30~50分钟;24小时内不能用拔牙侧咀嚼 , 当日最好不要刷牙、漱口;不要舔或吸拔牙伤口 , 避免影响创口的愈合;拔牙后出血不止或剧烈疼痛时 , 应及时就诊;24小时内唾液带有血丝属正常情况;拔牙后可服用消炎止痛药 , 预防拔牙创口感染和疼痛;拔牙后24小时内可用冷水毛巾敷拔牙侧面颊 , 便于止血;拔牙后24~72小时 , 用热毛巾敷拔牙侧面颊 , 利于拔牙侧面颊消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