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新生儿感染

由于新生儿免疫机能不健全 , 抵抗力低 , 细菌很容易从皮肤、粘膜、脐带残端、呼吸道、消化道等处 , 侵入新生儿体内而致感染 。而且感染后不易局限 , 常扩散蔓延而发生败血症等 , 可造成严重后果 。
推荐阅读

E

由于新生儿免疫机能不健全 , 抵抗力低 , 细菌很容易从皮肤、粘膜、脐带残端、呼吸道、消化道等处 , 侵入新生儿体内而致感染 。而且感染后不易局限 , 常扩散蔓延而发生败血症等 , 可造成严重后果 。
新生儿感染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 新生儿是医院环境中年龄最小和易感性最高的特殊人群 , 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直接接触病原携带者 , 操作前后如不认真洗手 , 极易把病原菌从一个新生儿传播给另一个新生儿 。
间接接触传播 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无生命物质引起 , 如常用的磅秤、听诊器、保温箱内的贮水槽、雾化器、导管等 , 容易被革兰氏阴性杆菌污染 , 成为致病菌的环境“贮源” , 传播给接触它们的新生儿 。
飞沫传播 通过带菌者咳嗽、谈话或打喷嚏 , 致使有传染性的上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给易感者 。
空气传播 带菌者呼吸道分泌物由于液体蒸发形成了飞沫核 , 以微生物气溶胶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
媒介物传播 通过治疗用的血液制品、药品、食物或水造成 。
医疗器械及设备 新生儿重症监护主要为呼吸管理 , 要求有较高的无菌条件 。在使用呼吸器时 , 尤其要预防呼吸系统的感染 。常用的吸引管、吸引用容器、气管内导管、氧气面罩、喉头镜等都可成为潜在的感染源 。
感染预防对策
新生儿感染预防应做到六个严格:
1、严格控制新生儿室进出人员 , 医务人员进入新生儿室须穿洁净的工作服 , 戴口罩、换专用鞋;
2、严格洗手 , 医务人员接触新生儿前要用皂液流动水认真洗手 , 必要时使用速干型手消毒剂手消毒 , 探视人员也须遵守良好的手部卫生规范;
第一页12下一页最后一页上一篇下一篇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 更换静脉输液装置、护理新生儿的各项操作都应制定标准的操作步骤和规范;
4、严格室内清洁卫生及空气消毒 , 除日常清洁卫生外 , 每周应有固定的卫生日 , 室内环境无污染源 , 无卫生死角 。保洁工具要专用 , 并固定专门的水池或桶清洗 , 避免清洗环节的污染和致病菌的传播 。采用有效的方式维护室内空气洁净;
5、严格医疗器械的灭菌 , 新生儿使用的各类医疗器械尽量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 对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材、导管首选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
6、严格病儿的隔离 , 患感染性疾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儿与健康新生儿应分室隔离 , 尽量固定专人护理病儿 , 医务人员接触病儿后应洗手、更换工作服才能接触健康新生儿 , 患呼吸道感染、皮肤疖肿或手部有破溃的医务人员不能接触新生儿 。
因此 , 预防新生儿感染是很重要的 。在护理过程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新生儿居室必须有充足的阳光 , 容易通风 , 空气要新鲜 , 要温暖舒适 。打扫房间时 , 最好先洒水或用湿拖而擦地 , 以免尘土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