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店哪家惨?华为有经销商兼卖电子烟白酒,小米某地授权店利润不到2%( 四 )


经销商几乎都在抱怨小米雷声大雨点小,肖华华说,小米的毛利长期只有7个点 。他最近看到了一些缓慢的变化,小米开始单独给一些产品追加一些补贴 。
肖华华在2017年开了小米之家,当时华为的势头还没有现在这么猛,而苹果和三星的商场份额在下降,肖华华面临着新零售转型 。他寻找了一圈,感觉只有小米最接近新零售模式,他看到小米官方的小米之家客流非常大 。
然而,肖华华经营的小米之家,这两年效益并不好 。他们在地级市,客流量没有想象得大,而毛利却一直非常低 。“除了人力和租金成本,算下来基本就没利润了” 。
不太挣钱一直是经销商贴给小米的标签,也伤了不少人的心 。
中原地区一位经销商透露,当地小米直供点这两年90%都关闭了,之前从省会到地市到乡镇,都有小米直供点 。但挣不到钱的商家开始离场,现在已经很少能在当地线下看到小米的摊位和门头 。
“小米在乎的依然是线上,线下店铺开之后就没人去后期维护了 。”上述经销商说 。小米手机目前的销量,线下占到了40%,2018年这个数字接近50% 。
徐倩在南京投资了三家小米授权店,平均每个月70万元的流水,一年800多万元,但利润只有10万-15万元 。
线下合作伙伴一个强烈的信号是:小米对线下渠道不关注、不重视 。新品刚上市时还会拓展一些渠道,到后面进几台亏几台,“有些机子你卖得动,但不给你货,有些机子卖不动拼命塞给你” 。
小米内部也一直在线上和线下之间博弈和游离 。这明显是两个不同的商业形态:线下业务的打法需要稳定而长久,“最好是基本国策,多少年不动摇”;电商打的是新奇快,灵活多变,能够捕捉到市场上的变化 。
线上卖的是图片、参数和价格,店里卖的是体验和服务,这就决定了促销形式完全不一样 。比如,在线上可能降价100元对消费者冲击更大,但在门店送个精美的杯子会更有效果 。
小米的问题在于,既想守住线上基本盘,又想在线下找到突破口 。
2019年初,雷军重新接手小米中国区,其中一个要求是,“用一种休养生息的方法把渠道先稳定一段时间” 。
小米已经意识到,线下有其自身规律,价格不能波动太快,政策要稳定,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
小米开始用双品牌战略,红米几乎不会出现在线下,避免了之前的左右手互搏的情况 。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提高部分机型的利润空间,其中零售价3000元的小米CC9 pro的利润空间已经超过了400元 。事实上,经销商也没有太多选择,国内手机品牌只剩下四五家,严峻的市场形势逼得很多人开始尝试新的品牌 。小米虽然利润低,但有个好处是,除了手机还有其他很多产品可卖 。
根据文件显示,2019年1月-9月,小米在徐州和扬州的小米之家门店,手机占比普遍在50%上下,而电视占了10%左右,笔记本电脑在8%上下,剩下的是生态链产品 。
这是小米的机会 。当前,渠道大户也在积极谋求转型,他们希望从单纯卖手机向IoT拓展 。而眼下,小米是手机厂商中,IoT设备最为齐全的一家 。
今年以来,如何让渠道大户挣钱是小米线下改革的突破口 。小米在收渠道的口子,提出了类似于华为的供应商梯队建设,从最上面的蓝血客户到中间的金牌客户和TOP客户,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不同等级享受的政策和待遇完全不同 。其中最核心的蓝血客户全国只有30家,要求月销量大于1500台,这些都是小米的线下核心渠道,能享受“饱和供货”的政策,甚至还能享受季度激励 。
小米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带动一部分人先干起来,树典型和标杆,让线下合作伙伴重塑对小米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