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皮肤和脐部的护理方法

新生儿皮肤和脐部的护理方法
推荐阅读
【新生儿皮肤和脐部的护理方法】
E

新生儿皮肤和脐部的护理方法
保护皮肤清洁
第一,要经常洗澡 。在脐带脱落前,不要把新生儿全身浸在水中洗,以免脐带被浸湿后污染 。可采用分段洗的方法,洗后及时擦干头部;再分别洗上身和下身 。洗澡水温不宜过热,一般在40±3℃既可,先放凉水后兑热水用肘部试至温度适宜 。洗澡前应先准备好替换的衣物 。洗澡忌用刺激性肥皂,一般可选用专门的婴儿皂或婴儿浴液 。洗澡毛巾应柔软,可选用纯棉制品 。洗脸部时应先用干净棉球清洁眼部和鼻腔 。
洗身体时应注意洗净皱褶处,尤其是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部 。这些部位洗后需用植物油或滑石粉涂抹,涂粉不可过多,以免潮湿后硬结刺激皮肤 。替换的衣物和尿布应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纯棉制品,化纤类织物对新生儿是不适宜的 。给小婴儿洗澡,动作要快、轻柔,洗后立即擦干,穿好衣服,以免受凉 。洗澡时间不可安排在婴儿吃奶后或要睡觉时,一般可在婴儿吃奶后一个多小时,孩子处于觉醒状态时为宜 。其次,婴儿排便后应及时清洗臀部 。洗后在肛门周围涂植物油、凡士林或鞣酸软膏以免臀部因尿、便刺激而发生臀红和尿布疹 。植物油可选用香油,事先加热消毒后置于干净器皿中备用即可 。
脐部护理
脐部护理应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脐带未脱落之前 。此时,脐带残端是一个创面,脐带内血管尚未完全闭合,有时还会渗血,加之脐部凹陷,容易被尿液污染,容易发生脐炎并导致败血症 。脐炎可表现为脐周皮肤红肿,脐部有渗出物,严重时新生儿可表现为精神弱、吃奶差,甚至发烧等全身症状 。因此,在这一阶段,脐部护理尤为重要 。首先要保证脐部干燥,尿布不可遮盖脐部,以免尿湿污染脐部 。其次要经常检查脐部是否有红肿、渗出 。可用75%酒精擦拭脐带残端和脐轮周围以保证脐部清洁干燥 。如有结痂者,对结痂下有无渗出物或脓性分泌物更应加以关注和清洁处理 。凡有结痂者,注意不要用龙胆紫处理,以免掩盖症状,延误治疗 。第二阶段是脐带脱落之后,此时仍会有少量分泌物,仅需每日用75%酒精棉棒擦拭3次左右,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即可 。切忌自作主张往脐部撒"消炎药粉",往往未能消炎反而导致感染 。当脐炎伴有全身症状时,最好到医院就医,或请保健医上门指导,因为此时需应用抗生素治疗,不是家长可以自行处理的情况了 。
新生儿脐部经过结扎处理后,大约在7天左右脱落,经电烙处理的脐带可能早1~2天脱落 。由于婴儿脐部包扎物极易被尿渗湿,所以应用酒精消毒,并更换无菌纱布 。有时脐带已脱落,脐窝仍有渗出物,要用95%酒精使其局部干燥 。有脓性分泌物或见有肉芽形成,应到医院去检查,除局部处理外还要做全身治疗,因为婴儿败血症往往从脐部进入血流,来势凶猛,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
脐带未脱落之前新生儿不可以进行盆浴,否则包扎的纱布会弄湿,不但影响干燥,还会造成感染,只能进行擦浴以保持皮肤的清洁 。包尿布时松紧带应围在脐部绷带的下方,有尿随时更换 。
不宜捆扎婴儿,因为捆扎太紧皮肤易受污染使脐部发炎,排出分泌物,甚至化脓 。夏天新生儿易出汗,所以衣服应尽量减少,以防止汗水渗湿包扎的纱布 。要待脐带脱落,脐部完全无分泌物,周围无红肿,即大概第10~14天才可让婴儿在盆中洗,洗后用毛巾轻轻吸去脐窝的水分 。如有渗液,可用95%酒精外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