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新理念:狼性教育——让孩子成为主宰命运地强者


在《狼性教育》的封面写着这样两句话:"培养强者的最强音 , 家庭教育的新理念 。""强者不是宠出来的 , 也不是惯出来的 , 而是在逆境中成长 , 在历练中成熟 , 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
书中介绍到 , 狼是陆地动物的强者 , 草原上的霸主 。狼之所以成为狼 , 是因为它一生下来就强烈地意识到"我要吃肉" , 并倾尽全力去吃肉 , 从而磨砺出了锋利的牙齿 , 练就了高超的生存技能和强健的体魄 。它们在险恶中抗争 , 在竞争中成长 , 在它们自信的眼神里永远洋溢着舍我其谁的霸气 。真正的强者应该像狼那样具备在任何艰难环境下独立生存的能力、顽强的拼搏精神、承受挫折考验的能力和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应该像狼那样坚持"我要吃肉" , 而不是像羊一样安于现状 , 满足于"吃草" 。
【家庭教育新理念:狼性教育——让孩子成为主宰命运地强者】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 对"狼"这种动物却不够友好 , 什么"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 , 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狼 , 他们对狼的粗暴态度 , 源自于儒家思想文化对狼的丑化 。狼并不像我们想像的 , 或者像某些人丑化渲染的那么凶猛可怕 。狼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人类研究和学习 。狼性品质的基本特征在于它们的桀骜不训 , 正因为桀骜不训 , 它们才会把尊严和自由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 , 它们对自由的渴望 , 对尊严的捍卫 , 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强烈的责任心、严明的纪律性、紧密的团队精神、顽强的战斗作风、不畏任何强悍对手的气质 , 共同铸就了它们强者风范 。
草原牧民称狼为"战神" , 尊狼为民族的精神"图腾" , 他们与狼共舞 , 共同创造了草原帝国的神话 。
反观我们的孩子 , 他们从一生下来 , 就成为"六大人争宠"的对象 。他们在顺境中成长 , 遇事以自我为中心 , 无衣食之忧 , 无世事艰辛之体验 。虽然很多人都取得了令父辈们羡慕的学历 , 但不少人并没有能成为父母期望的强者 。所谓"大学生的学历、中学生的能力、小学生的心态、幼儿的受挫能力" , 正在成为当今新生一代的真实写照 。许多已经取得高学历的毕业生一走上求职路 , 就接连遭遇惨败 , 自信心荡然无存 , 他们不敢面对社会 , 害怕竞争 , 不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 , 却待在家里"傍老" , 靠父母养活自己 。
年迈的父母不得不为了心爱的儿女继续发挥余热 。由此可见 ,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正陷入严重的误区 。
因此"狼性教育"应时而生 。书中提出了向狼学习的十八个方面:
1、鼓励孩子成为强者
心态决定命运 , 狼之所以成为动物界的强者 , 是因为它一出生就强烈地意识到"我要吃肉"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 , 像羊一样"听话"、安于现状的人是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的 , 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未来生活的强者 , 首先要让他们具有强者的心态 , 高标准严要求 , 像狼那样坚持"我要吃肉" , 绝不吃草 。
2、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
在小狼刚有独立能力的时候 , 母狼就会坚决让它独自去执行任务 , "狠心"地让它们去面对凶险的环境 , 在实践中磨练狼应该具有的意志品质 。狼认为 , 要成为一只真正的狼 , 就必须具备独立处理一切突发事件的能力 , 否则只能是一只等待宰割的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