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手足口病后的症状

手足口病疾病的不断出现,会给很多的孩子带来伤害,也会波及到他们的生活,此病的出现有较多的症状会出现,希望家长们可以将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加以高度的重视才行,下面为朋友们来介绍一下手足口病的症状是什么呢 。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发病前,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所以多数患者是突然发病 。大约有一半的患者在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 。手足口病主要侵犯患者的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有人称这为四部曲) 。因为身体上出现的疹子不像蚊虫咬的,不像药物引起的疹子,不像口唇牙跟上的疤疹,也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另外,这种疹于还有不痛、不痒、不会结痂、不会结疤的四“不”特征 。
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 。由于口腔内的抱疹破溃后就出现溃疡,小儿住往感觉疼痛难忍,不停地啼哭、烦躁、流口水,不能吃东西,而且尿液发黄 。口腔憨膜疹出现得比较早,开始的时候是像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疤疹或者红色丘疹,主要位于面颊(脸)部、舌、口唇内侧、手心和足心、臀等部位 。
手、足等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疤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疤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里面有浑浊的液体,大小如黄豆样,一般没有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也不会留下痕迹 。手、足、口、臀部位的病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 。
预防手足口病的办法: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传播快、易流行,多在夏秋季节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患儿疼痛难忍,时时啼哭、烦躁、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重者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 。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
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 。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 。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了抵抗力 。
治疗上可采用口服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和多种维生素;或用抗病毒药膏涂抹患处,消炎止痛 。尤其是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 。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因此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和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可回幼儿园或学校 。
如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要及时到医院加强治疗 。
上述的这些内容当中给朋友们介绍的就是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了,此病侵害到了较多的儿童,我们要去认真了解手足口病的知识,必须要进行此病的预防工作,多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做一些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这样的话就能降低发病率了 。

    【患上手足口病后的症状】『wWW.3mama.com①独家♂使用,转载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