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应注意的身体变化

以社会学的论点,坐月子是协助产妇顺利度过人生转折,因为婴儿产出让身体、生活有所改变,从人妻到人母、从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仪式促使产妇进入神圣地位,周边的人甘愿为她付出,产妇趁此机会发泄累积的不平情绪,消除长期积劳 。无论是产褥期或坐月子,都意味着产妇要卧床休息,调养好身体,促使生殖器官和肌体尽快恢复 。
为什么要坐月子
产妇由于分娩时出血多,加上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损体力,气血、筋骨都很虚弱,这时候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需要一段时间的调补,因此产后必须坐月子才能恢复健康 。坐月子的目的是在这段期间内作适度的运动与休养、恰当的食补与食疗,能使子宫恢复生产前的大小,气血经过调理也都能恢复,甚至比以前更好,也就将不好的体质在这段时间慢慢改变过来 。
在坐月子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妈妈整个的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 。恢复得不好,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 。
产前孕妇担负着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母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发生一系列的适应变化 。子宫肌细胞肥大、增殖、变长,心脏负担增大,肺脏负担也随之加重,妊娠期肾脏也略有增大,输尿管增粗,肌张力减低,蠕动减弱 。其它如肠骨内分泌、皮肤、骨、关节、韧带等都会发生相应改变 。产后胎儿娩出,母体器官又会恢复到产前的状态 。子宫、会阴、阴道的创口会愈合,子宫缩小,膈肌下降,心脏复原,被拉松弛的皮肤、关节、韧带会恢复正常 。这些形态、位置和功能能否复原,则取决于产妇在坐月子时的调养保健 。若养护得当,则恢复较快,且无后患;若稍有不慎,调养失宜,则恢复较慢 。
坐月子时产妇的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
第1周
1、阵痛从第3天开始得到缓解 。
2、恶露量在分娩当天和第2天较多,然后逐渐减少,1周后与平时的月经量差不多 。
3、分娩后第1天开始分泌乳汁 。
4、分娩1周过后,子宫缩小 。
第2周
1、恶露的颜色由褐色变成黄色,量也逐渐减少 。
2、母乳分泌更加顺畅 。
3、子宫继续缩小,恢复到分娩前的状态 。
第3周
1、黄色的恶露几乎消失 。
2、分娩时的伤口基本痊愈 。
第4周
1、恶露消失,分泌出和妊娠前相同的白色分泌物 。
【坐月子应注意的身体变化】2、耻骨恢复正常,阴道恢复正常,会阴部消肿 。
3、腹部变得较为紧绷 。
4、妊娠纹的颜色变浅 。
第5周
1、腹部下垂不明显,身材恢复原状 。
2、身体大多已调整至原来的状态 。
第6周
1、子宫完全恢复 。
2、摆脱产后抑郁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