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常见破坏孩子食欲行为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大多不爱吃饭的孩子身体没有任何毛病,但是孩子为什么总是没有食欲呢?其实是作为家长的我们的喂养方式有问题,以下列举4种使孩子食欲不好的错误做法 。
一、零食搭配不合理
很多家长的观念中,经过加工的食品都是垃圾食品,是禁止食用的 。但是也有家长认为,只要孩子适量吃零食没有任何不妥 。其实这两种想法都不完全对,碳酸饮料、油炸食品、罐装食品等确实不宜给孩子食用,但是坚果仁、小饼干、面包等零食对于补充体力是有一定好处的 。
家长不仅仅要为孩子挑选健康的零食,还要合理安排零食的食用时间 。
【4种常见破坏孩子食欲行为】一般来说,每次正餐前一个小时内都不要吃零食为宜,因为宝宝的胃容量小,吃了零食之后正餐的摄入会很大程度受到影响 。
二、千篇一律而不是变换新的菜式
其实有些父母是非常讲究营养搭配的,每天的饮食都有一张规定好的菜谱,比如早餐是稀粥配蒸水蛋,中午是米饭配蒸鱼和蔬菜,晚上吃骨头汤面条 。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份非常合理的食谱,有鱼有肉有鸡蛋,还有米饭有面条……但是,你慢慢就会发现,宝宝的食欲变得越来越差 。
食谱即使再有营养,吃的时间长了也会觉得腻、不好吃 。家长应该将心比心,我们是不是也或多或少埋怨过来来去去就几样菜的单位食堂呢?所以如果孩子不爱吃饭,你要考虑一下是不是食物不合胃口,最好能做一些新的菜式,让孩子不时改善一下伙食 。
三、让孩子感受不到自己吃饭的乐趣
细心的家长都会发现,一岁以后的宝宝就会用手握住勺子舀饭往自己嘴里送了,不过这么小的孩子的双手是笨拙的,经常会将饭菜撒一桌一地 。
一开始家长们可能会比较宽容,知道宝宝这是在学习呢,但是时间长了可能就不会再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一方面是觉得搞卫生太麻烦,另一方面是觉得宝宝自己动手玩心太大,不专心好好吃饭 。
但是事实上,吃饭算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自己动手怎么能感受到吃饭的乐趣呢?所以在这里建议妈妈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可以准备两套餐具,一套给宝宝自己用,另一套妈妈用,在宝宝自己吃饭的时候,妈妈可以见缝插针地喂 。
四、让吃饭变成孩子的负担
常常孩子吃了几口饭就不吃了,很多妈妈就会忍不住说教:“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呀,你看隔壁小弟弟,人家吃饭多好”,“吃饭的时候专心点,别东看看西摸摸的” 。“不好好吃是吧,饿你几天看看你吃不吃”……
其实儿童的心理都是非常敏感的,家长不论是夸奖还是批评,孩子心里都很清楚 。如果每次吃饭家长都一阵说教,那么就会让他打心底感觉吃饭是一件很有负担的事情,心里有负担那么食欲自然不会好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护士长李文认为应该从小给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饮食氛围,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对吃饭有抵触情绪 。
有好心情,才会有好食欲 。均衡的营养搭配也是关键 。所以不要总是怪孩子不吃饭,还要找到问题,从而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