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韧性”与“任性”


对待任性的孩子,既要用一些具体的方法纠正他的坏毛病,又要从根本上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家庭气氛和亲密平等的亲子关系,可说是“无招胜有招” 。经调查发现,父母既有权威又能尊重孩子的民主型教育,能培养情绪稳定、善于控制自己和约束自己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较少任性 。
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主精神,多给孩子些“自由度”,孩子有事愿意和父母交流,父母也主动和孩子多谈心,平等、真诚地对待孩子 。父母能得到孩子信任,就能增强教育效果,防止孩子任性 。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整天唠叨得孩子烦不胜烦,孩子就容易任性 。
特别要提醒父母的是:孩子任性不好,要纠正 。但父母不能把孩子有主见、想法和自己的不一样就看作任性 。确定孩子任性的标准决不该是“听不听我的话” 。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表现出一定独立性,对事情有了自己的见解,父母要允许 。父母还要分清楚“韧性”与“任性”的界限 。“韧性”是坚信自己的做法正确,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也要坚持下去的一种顽强精神的表现 。而“任性”则不同,它是不分是非,固执己见,不受任何约束 。任性是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不听劝告的表现 。
一个人要是没有丝毫主见,做事情没点韧性,很难成功 。



3岁前,宝宝爱发火
怕黑的小孩:越长大越害怕



客厅已经关了灯,而媛媛一本想睡前看的书放在客厅里,她不敢去拿,央求我陪她去取,这种情况已经有好几次了 。
我问:“你自己去拿,我不管,你害怕什么呢?”
“我怕有大灰狼 。”
天知道,她怎会有这种念头?
“大灰狼?它们都住在森林里或动物园,怎么会跑到咱们家?要是真有了大灰狼,我和爸爸一定要好好看看,我们都没有见过的!况且真的没有大灰狼 。你不是真的怕大灰狼,是不是怕黑啊?”
媛媛点点头 。
“黑夜有什么可怕的?一天之中有白天,也有黑夜,没有黑夜,我们就不能好好休息,应该喜欢黑夜的 。晚上,我们在黑暗里说话,你怎么不怕呢?”
“那不是我一个人在,有妈妈和爸爸呢 。”她说得好像很有道理 。
“那做一个勇敢的不怕黑的好孩子吧,妈妈在这里等着你,取了书就回来 。”
“不,我要爸爸帮我拿 。”媛媛仍拒绝 。
“你想想房间那样小,闭着眼睛也能知道每一件家具的布置,这样熟悉,为什么要害怕呢?”我细数每一件家具,媛媛还替我更正,但她还是不肯自己去 。
“小时候,你是很大胆的,敢一个人黑着灯坐在里面看电视,现在变胆小了?”
道理讲了这么多,我看她依然未改变想法,不再勉强 。我开了灯,媛媛翻到她的书,自己关灯后,逃一样跑到我们的卧室 。
从她小时的无所畏惧到如今的对某样事物有了内心的恐惧,这就是长大了吗?

分清“韧性”与“任性”
宝贝为什么崇拜奥特曼


【分清“韧性”与“任性”】
网友三朗妈的困惑:
儿子最感兴趣的是奥特曼,碟是堂哥原来看过的,给我们留下来的,我呢都藏起来,不让他看 。春天的时候儿子发现了这批碟,看了一张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最近呢,又发现了我藏起来的奥特曼书,就自己钻研,有时候向我提问题,我就敷衍说妈妈对这种题目不感兴趣 。他对于奥特曼浓厚的兴趣,说实话不是我期待中的,我很无可奈何,甚至觉得还不如他对于恐龙有兴趣,至少那是曾经存在于地球上的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