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发生


得了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发生

文章插图
很多的孩子会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此病特别的严重,会给很多的患儿带来困扰,我们需要将手足口病的症状了解透彻才可以,生活中家长们还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让我们一起往下看了解一下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呢 。
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 。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以后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是一致的 。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脱屑) 。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 。
同时,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齿龈上也有散在的水疱,但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源为疱疹液、咽喉分泌物、粪便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 。它的潜伏期是3—8日 。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包括柯萨奇(coxaohie)病毒a组16、5、9、10型,b组2、5型,新肠道病毒71型以及疱疹病毒、腺病毒等 。
本病全年都可发生,其中6~8月份为发病高峰 。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 。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 。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 。此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 。
【得了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发生】在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 。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患儿流涎(流口水)吃东西时痛,甚至影响进食 。
手足口病的常识性知识:
(一)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健康带病毒者 。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在潜伏期患者就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在急性期,病人粪便排毒3-5周,咽部排毒1-2周 。健康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接触被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器具和手等可经粪-口途径传播 。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
(二)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和流行季节,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婴幼儿最为易感,年长儿和成人也可感染,但症状较轻,或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温带地区多见于夏季流行,亚热带地区春、秋季节也可暴发流行 。
(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持续2~3d,少数病人3~4天以上 。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手、足等远端部位也可出现斑丘疹或疱疹 。
我们在看到了上面的相关知识之后,已经对于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特别的透彻了,手足口病是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了,所以大家需要去预防手足口病才可以,当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此病的症状之后,那么要进行及时的治疗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