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的可能病因及治疗

便秘
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 。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要症状,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或每周<3次)即为便秘 。诊断时需要结合粪便的性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 。便秘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便秘从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
(一)器质性病因
1.消化道器质性病变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引起的肠道梗阻,如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直肠发育畸形等;肿瘤引起的便秘在儿童时期少见 。
2.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可以引起便秘 。
3.药物性因素
铁剂、钙剂、阿片类药、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抗组胺药等可能引起便秘 。
(二)功能性病因
没有明确病因的便秘,常常为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 。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1.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
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例如母乳或配方奶摄入不足,蔬菜摄入过少 。
2.生活环境和生活规律被打乱
比如改变了带养人或生活环境的变化 。
3.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所致
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系由结肠及乙状结肠痉挛引起,除便秘外同时具有腹痛或腹胀,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 。
4.体弱儿、活动过少等
可能导致排便困难 。
二、诊断
1.病史
仔细询问病史,包括出生体重、胎龄、胎粪排除史、喂养史、黄疸消退情况、生活环境及带养人情况等 。
2.体检
腹胀有肠梗阻表现伴胎粪排除延迟者注意排除先天性格巨结肠;食欲差,腹胀,黄疸消退延迟者警惕先天性甲低;喂养不当,生长不良者注意摄入不足 。
3.实验室检查
腹部X线片、消化道造影有助于了解消化道梗阻及梗阻部位;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排除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
二、鉴别诊断
1.摄入不足
有喂养不当的病史,单纯母乳喂养者警惕方法不当使母乳摄入不足,人工喂养者注意喂养方法,奶嘴大小是否合适,带养人经验等 。
2.先天性巨结肠
出生后24小时未排胎便、腹胀、腹部肠型或蠕动波,有时伴呕吐,甚至呕吐物含粪便,肠道X平片、消化道造影有助于诊断 。
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出生后食欲差,黄疸消退缓慢,腹胀,脐疝,舌常伸出口外,甲状腺功能可以明确诊断 。
4.其他因素
是否体弱儿?生活和饮食规律是否改变?有无上述药物的用药史?
三、治疗
(一)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摄入不足者改变喂养方法,先天性巨结肠者需要手术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需要补充甲状腺素 。
(二)对症治疗
根据病情使用药物缓解症状 。
1.泻剂
(1)容积性泻剂:包括可溶性纤维素(果胶、车前草、燕麦麸等)和不可溶性纤维(植物纤维、木质素等) 。容积性泻剂起效慢而副作用小、安全,故对轻症便秘有较好疗效 。
(2)润滑性泻剂:如开塞露、液状石蜡等,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同时刺激肠壁,诱导排便反射,使粪便易于排出,使用方便,起效快 。
(3)渗透性泻剂:常用的药物有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4000等,适用于粪块嵌塞或慢性便秘者的临时治疗措施,容积性泻剂疗效差的时候可以选择 。
(4)盐类泻剂:硫酸镁、镁乳,这类药可引起水电解质失衡等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