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程度取决于支出而非收入


富有程度取决于支出而非收入

文章插图

相信这篇文章对你会有所启发 。
有些人一辈子没赚过什么大钱,也没继承过任何财产,甚至没买过一辆新车、一串珍贵珠宝或参加什么温泉旅游,但却达到了财务自由 。
正如一个“富婆”所说:“人们总认为我赚的不过是些花生(蝇头小利) 。的确,但我却一点一滴将它们储存下来,时日一久,花生就变成花生酱了 。”她的“花生酱”目前价值50万美金,每年帮她赚取大约5万美金的利息 。
这个“富婆”是麦克蒂格的一个客户,在他的指导下积累了琐碎的财富,最终达到了财务自由 。其实,美国百万富婆的成功理财揭示出:
一个人富有的程度取决于他的支出,而非他的收入 。
布莱特·麦克蒂格是华尔街成功的基金管理人,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美国广播、电视投资栏目的著名主持人 。麦克蒂格喜欢动脑筋,他设计的一款投资软件,成为美国金融业的流行软件;他成立的麦克蒂格奖学金,也协助无数年轻人掌握了高超的金融投资技巧 。
麦克蒂格有着丰富的经历,在他接触了大量投资人与生意人后,发现太多的人抱着错误的理念 。麦克蒂格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一生勤奋的人,最终却无法颐养天年?他总结十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与心得,仔细分析那些在金钱游戏中摸爬滚打的经纪人与投资者所犯下的种种错误,找出投资老手亦不能幸免的投资盲点;他对500多位一无所有、但最终积累了成百上千万财富的投资人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致富之道 。
麦克蒂格的研究表明:
一个人富有的程度取决于他的支出,而非他的收入 。相对而言,化储蓄为投资是我们暂时牺牲某些享受的最佳奖励,而投资又是一种生财之道 。麦克蒂格建议,为了找出各种可能省钱的方法,你必须追踪所有支出的去处 。其次,逐笔记账的用意在于找出与收入不成比例的支出 。在众多的支出项目中,某些支出即使大幅削减也不致影响原有的生活品质 。
富由俭生:俭如穷人的富者愈富;奢如富者的穷人愈穷 。所谓的“俭朴”,就是力行中庸之道——知所节制、朴实无华与量入为出,但并不意味着卑贱乞怜和铿吝寒酸 。简而言之:生活简单,花费更简单 。俭朴意味着必须“赚多花少”,以便达到致富的目标 。麦克蒂格认为“简朴”之道的成功关键在于:你的牺牲应该也有所得 。也就是说,若你有意放弃追求某些事物,就必须让自己有这种定力,可把省下的钱转为投资 。
否则,一味的俭朴只是留下可供挥霍的钱罢了 。
麦克蒂格从参加他的研讨会的学员中信手拈来一些例子:以前经常在外面吃饭,现在则每周只定一天为“外食日”;只在大甩卖时添购服饰,不一味地追求最新款式 。毕竟,它们很快就会过时的;出外旅游时,不再讲究旅馆是否豪华,取而代之的是中低价位的旅馆;与其上电影院一睹为快,不如在家观赏随后上市的录像带;不会一下子就大肆装潢整幢房子,而会视手头松紧,一部分、一部分地装潢 。
汤玛斯·斯坦利撰写的《隔壁的百万富婆:美国商业女强人的成功之路》一书披露了美国女富翁生活 理财的三大新经 。
通过调查2500名平均年收入在475万美元的女性,斯坦利发现,美国富婆们生活都很节约 。通常情况下,这些女性的生活水准都低于她们的收入水平 。她们经常开旧车,剪下日用品店的优惠券,住在和中产阶级一样的房子里 。
大多数富婆都有丈夫和子女,但她们从没有认为自己要放弃家庭,全力追逐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