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孩子




学校:安亭幼儿园教师:陈莉
日期:
2月23日内容:黄曰文
行为实录:今天早上还没等我放下包,就听见电话铃响了,我接起来一听,原来是黄曰文的爸爸,他告诉我黄曰文在幼儿园门口不肯进来,说是有小朋友欺负她,所以她怕,不愿意进来了 。他爸爸也拿她没办法,只好把她接回家去了 。特此来和我打声招呼 。
分 析:黄曰文不愿意来幼儿园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开学的第一天就吵着要奶奶带回家,结果终于如她所愿回了家 。在后来的几天里,文文老是吵着肚子疼,牙疼什么的,要老师打电话让奶奶接回家去 。但是如果是她母亲在场就不允许她回家,养成这个坏习惯 。
提 供 支 持:当场支持:
1、请家长放心,会马上处理小朋友欺负她的事件的真实与否 。到底是怎么回事 。
延续支持:
1、当天晚上就进行家访活动 。了解幼儿在家的活动生活中 。与幼儿交流心理的想法,了解幼儿真正的内心世界 。
2、与家长达成共识,家园一致,一起帮助幼儿摆脱怕上幼儿园的逃避心理 。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



“老师,什么是eyes?”
我相信你,你可以勇敢点吗?





案例名称:我相信你,你可以勇敢一点吗?
观察对象:赵怡婷
观察时间:
2006年3月3日星期五 区域游戏
案例过程:
赵怡婷已经两天没有来了,今天来的时候扎了两个漂亮的辫子,没有像前几天一样热情地和老师打招呼,似乎不是很高兴 。到了活动室,搬了一个小椅子,径直走到娃娃家,里面的小朋友都说,老师你看,她来了 。“她会把家里弄乱的!”没有表示欢迎,小婷婷似乎感觉到了,就提起椅子 。走到图书角,看了看,离开了 。又到其他区角看了看,结果都没有进去 。
最后是放下椅子,跟在老师后面,老师到哪里,她就到哪里 。今天老师重点观察小舞台的小朋友,她看到那些乐器,也想拿在手里敲一敲,似乎很感兴趣 。
案例分析:
赵怡婷是个特殊的孩子,不会讲话,动作也不稳,集体活动的时候,总是很自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以前在区角游戏的时候,自己会找个地方玩一玩,但是时间一长,孩子们就知道她不会玩,都不愿意和她一起玩 。她是很喜欢到娃娃家里玩的,喜欢在那里玩玩餐具,烧烧菜 。我想她是迫切希望能和伙伴一起玩的,但是,没有办法表达 。
她没有生气,可能是怕了,到其他区角的时候,只是看看,没有尝试进去玩,最后只能跟着老师转了 。
提供支持:
我也清楚,她到娃娃家里之后,会把家里弄得一团糟的,但是如果不给她机会锻炼的话,她是不会有进步的,对她来说是不公平的,不管怎么样,应该对她有信心,给她机会,这也是她的权利 。
过了一会,我便带她来到了娃娃家,“婷婷也想来玩,可以吗?”一个小朋友说:“她不会玩呀!”“那请你教教她,好吧!”“那好吧”虽然不是很情愿,但是,后来,还是很认真地教婷婷干什么去 。婷婷,老师相信你,可以勇敢一点吗?




哭泣的孩子
“老师,你讲错了!”





活动背景:
在主题活动“动物宝宝”的探索中,孩子对憨态可掬的乌龟产生了兴趣 。于是我把家中饲养的16只大小不等、品种各异的乌龟带进了教室,这下可乐坏了班上的孩子们,他们整天围在龟盆边与乌龟嬉戏…… 。孩子的兴趣,自然也引来了众多家长的参与,所以每天都会有孩子拉着家长带来小鱼、龙虾、瘦肉等乌龟喜欢的食物前来喂食、观赏……,“乌龟勇斗龙虾”的场面惊心动魄,“乌龟互相撕咬、争抢食物”的场景让孩子们大叫“加油、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