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38℃ 体温预警

“我的孩子4个月 , 最近半个月我发觉他的额头有点烫 , 我用体温表放在腋下量 , 有37℃ , 有时有37.3℃ , 最高时有37.5℃ , 一直这样 , 但孩子的精神状况很好 , 胃口也很好 , 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只是偶尔几次体温达到37.5℃ , 身体情况良好 , 又无自觉症状 , 可不认为是病态 。如正常状态下腋下体温多次在37.5℃~38℃之间 , 就属于临床上的低烧 。小儿低烧可由各种原因引起 , 要综合其他症状才能诊断 。如果孩子一切正常 , 很可能是因为夏季环境温度太高导致的发热 , 这时给予一些散热措施即可 , 有时甚至只需要脱去1~2件衣服 。
当然 , 各位妈妈也需要了解低热的相关知识 , 以免延误治疗时间 。
何为正常体温?
正常人体口腔温度为36.3℃~37.2℃ , 但一天当中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 。
一般来说下午体温比上午高 , 而到晚上8点以后体温逐渐下降 , 到0~4点达到最低 。
体温根据检测部位的不同 , 可分为口温、肛温和腋下温度 。肛温比口温高0.3℃ , 腋下温度比口温低0.4℃ 。
而在不同的季节体温也有不同 。如小儿的平均腋下温度随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 春、秋、冬季上午是36.6℃ , 下午为36.9℃ 。夏季上午为36.9℃ , 下午为37℃ 。
婴幼儿为什么易发生低热
1、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备 , 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 , 环境温度较大的改变或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都会使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受到破坏 , 引起发热 。
2、一部分孩子在接种过疫苗后一段时间会发生低热现象 。
3、婴幼儿抵抗力弱 , 难以抵挡细菌和病菌的入侵 , 常会因感染而引起发热 。
4、细菌性肺炎也可表现为低热 , 但是大部分孩子伴随有气促、紫绀、嗜睡、胃口差等症状 。
5、长期的低热也可能是由肺结核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的 。需要去医院化验检查才能确诊 。
对妈妈的挑战――测体温
最合适的测温时间
觉察到孩子发热时 , 可以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 , 这样一天测量6次 , 可以细致、准确地掌握病情 。
测量体温的方法
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传统的水银体温计的测温方法 。我们平时最熟悉的就是口腔测试体温 , 但是太小的孩子含不住体温表 , 太大的孩子有可能会咬碎口表 , 吞下水银 , 因此对婴幼儿来说 , 口腔测温并不适合 。
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 , 可以测腋下温度 , 也可以经皮测温 , 但是最准确地判断孩子低烧的办法还是测量直肠温度 。
1、肛门测温法:肛门测温要使用肛表 。先将汞柱甩到35℃以下 , 在肛表头上抹一点石蜡油或食用油 , 让孩子侧躺在你的膝上 , 将表从肛门轻轻插入2~2.5cm 。妈妈用手扶住 , 边和宝宝说说话 , 不要让他感到紧张 , 3分钟后拿出 , 用纸巾擦干净 , 看体温 。
2、腋下测温法:可用口表 。先将汞柱甩到35℃以下 , 将水银头放在腋窝中间 , 用手臂把温度计夹住 。如腋下有汗要擦干 。
5分钟后取出体温表查看 。
3、经皮测温法:经皮测温一般选择颈部皮肤 , 在孩子熟睡时将口表发在脖子下面 , 紧贴皮肤 , 轻轻夹住 , 如有汗液要擦干 , 过5分钟检视体温 。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用 , 但是准确度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