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缠人”宝宝不能太凶



孩子整天像个小尾巴那样跟在妈妈后面,就连妈妈上厕所也不放过 。如果训斥他,觉得本来孩子也没什么大错,如果不说他,感觉真是很烦 。可最令人头疼的是妈妈很难想出两全之策来解决这个问题 。
专家表示:妈妈如果采用强硬的态度对待“缠人”宝宝,那么他接收到的信息是“可能再分离”,焦虑自然会再度升高,从而导致更需要妈妈,结果,又引来妈妈更严厉责备,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孩子“缠人”时,妈妈首先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多关心他 。在孩子得到较多满足之后,慢慢再把彼此距离拉大,让他渐渐学会独立 。
避免孩子“缠人”,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不要吓唬孩子,像“赶快睡觉,不然坏人会来抓你”,“不吃饭,警察会来抓你”等,这样极易使孩子变得胆怯;
2、遵守诺言,答应孩子的事,就要做到;
3、帮孩子拓展人际关系,如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等 。

压力和支持,一个都不能少
绝妙的故事教育法




儿子两三岁后,自我意识就更加强烈起来,他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对大人逗乐式的指挥与安排也有了明显的选择性,有时会乖乖的配合你的要求,有时会对置之不理,甚至有时会故意做出与你的愿望背道而驰的事,对小人儿变幻莫测的脾性,我一度很无措,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引导他的成长,后来无意中看到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有泛灵心理,忽然就茅塞顿开了 。
“泛灵”心理是指孩子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 。如果能用将事物拟人化后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理念,比起生硬地对孩子讲大道理要有效得多 。而这种故事教育法,我一直屡试不爽 。
1、故事诱导法
儿子从不跟我们说幼儿园的经历,有时候问他,他不是顾左右言他就是跑一边去,根本就不接你的话茬,虽然每天接孩子时老师会大概说说他一天的表现,但我更想从孩子嘴里听到他在幼儿园的点滴,这样才能更正确的了解他过得快乐与否 。但孩子不说啊,问他幼儿园好不好,小朋友乖不乖,他眼珠子转地骨碌碌就是不回答,把我这心给悬着,让人急也不是不急也不是 。
幼儿园的第一个寒假,小家伙过得可充实快乐了,今天跟姥爷去遛鸟,明天又跟姥姥上公园,甭提有多精彩了 。
有一天,小家伙跟爸爸钓鱼回来后,便兴致勃勃地跟我讲钓鱼的所见所闻,看着他口若悬河眉飞色舞的样子,我灵机一动,一个念头在脑海里生成,我何不用这种讲故事地方式让他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讲述出来,这样即可以培养他的语言组织能力与思维能力,又可以了解他的表现,岂不是一举两得?主意打定后,我便付诸实践了 。
讲故事的时间安排在睡觉前,我一步一步循循善诱,先是跟讲故事书里的故事,等他兴趣盎然时就说:“我们来讲冬冬今天的故事好不好啊?”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
一开始,基本都是我讲他听,我讲得很笼统,大概说一说一天的主要事件,当然间中会故意问:“咦,好象不是这样的吧?”他开始不发言,只是认真地听,后来我说错了,他就很积极地纠正过来 。再后来,他不满意故事的大概框架了,就主动加入一些细节 。慢慢的,每天的故事都是他自己在讲,一边回忆一边说,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中午吃了什么,干了什么,他都会详详细细地复述出来,虽然他的故事没有任何修饰的词语,就是直白的表述,但这对他思维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最主要的是,这个习惯养成后,再去幼儿园时,我再也不用费尽心思去套问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了,因为,每天的睡前故事,已经让我详细了解了他一天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