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实症、虚症痛经的饮食治疗

  月经前、后小腹疼痛,称为痛经 。经前痛而怕按者多为实症;经后痛而喜按者多为虚症 。实症多因外受寒邪或肝气郁结,寒凝气滞,淤血作痛;虚症多因血海空虚,胞脉失养而致疼痛 。
  1.实症:寒凝、气滞血瘀:小腹胀痛,时有冷感,经行不畅,色紫有血块;舌苔薄白,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涩 。
  山楂酒
  [制备与用法]干山楂片200克,去核,放入毛口瓶中,加60度白酒300毫升,泡1周后可用 。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2次 。
  [性味与疗效]山楂甘酸微温,善走血分 。功能化瘀通经,白酒甘辛大热 。此方治寒性痛经有显效 。
  [备注]各种血热血虚症忌服 。
  艾叶汤
  [制备与用法]艾叶15克,煎汤 。加红糖适量温服 。
每日2次 。
  [性味与疗效]艾叶辛苦性温,入肝、脾、肾经 。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主治腹中冷痛,月经不调 。红糖暖胃散寒并有矫味作用 。
  [备注]阴虚血热,月经先期者不宜 。
  丹参酒
  [制备与用法]丹参10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 。每次服10毫升,每日2次 。
  [性味与疗效]丹参味苦微寒,功能活血祛淤止痛;白酒甘辛大热,通血脉助药势 。此方缓解疼痛之效,较丹参散尤捷 。
【孕前实症、虚症痛经的饮食治疗】  [备注]血热妄行,阴虚血热者忌服 。
  2.虚症:经期或经后气血双虚:小腹隐痛,按压痛减,月经量少,色淡质薄,面色苍白,体倦乏力,苔白舌淡,脉搏细弱 。
  参芪补膏
  [制备与用法]党参50克,黄芪100克,当归30克,大枣20枚 。
前3味药加水煎煮2次,去渣取汁;大枣文火炖烂取汁及枣泥入药汁,加红糖100克收膏 。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 。
  [性味与疗效]党参补气益阴,黄芪补气升阳;当归补血活血与黄芪构成“当归补血汤”;大枣益气补血 。全方气血双补,气血足则血海充胞宫实,血海充胞宫实则虚痛自止 。
  [备注]阴虚血热、外感实热未清者忌服 。
  乌鸡汤
  [制备与用法]雄乌骨鸡500克(切块),陈皮3克,良姜3克,胡椒6克,草果2枚,葱、醋适量 。文火炖烂,吃肉喝汤 。
  [性味与疗效]乌骨鸡甘温,益气补血,补髓填精;陈皮理气醒脾;良姜、胡椒温中暖胃;草果散寒燥湿 。此方温中健胃,补益气血,用于妇女痛经之属于气血双亏、偏于虚寒者 。
  [备注]阴虚血热,月经先期者不宜 。
  韭菜红糖水
  用料:韭菜汁1杯,红糖水冲服 。服后俯卧半小时有效 。
  鲜姜红糖水
  用料:
鲜姜15克,红糖30克 。
  制法:水煎服 。
  乌梅红糖汤
  用料:
乌梅15克,红糖适量 。
  制法:加清水800毫升左右煎,去渣饮用 。此法有收敛,止血之功效 。
  红枣汤
  用料:
红枣20~30枚 。
  制法:煎汤服食 。
每日1次,连服数日 。此法有养血,止血之功效 。
  芹菜鸡蛋汤
  用料:鲜芹菜30克,鲜卷柏30克(干品15克),鸡蛋2只 。制法:鸡蛋煮熟去壳置瓦锅,放入芹菜、卷柏、加清水浸没药面 。煮熟后去药渣吃蛋饮汤,每日l剂,连服2~3剂 。此法有调经止血的功效 。
  千丝瓜汤
  用料:干丝瓜1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