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以下的孩子不宜接触电脑


美国家庭教育专家、教育心理学博士海莉女士日前在伦敦召开的2000年儿童教育研讨会上说,电脑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反而阻碍孩子大脑的健康发展,降低他们的注意力,牵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限制他们身体机能的发育 。海莉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和周围的人打交道,父母应该培养他们为人处事及处理各种具体事件的能力,而不是让孩子仅仅生活在缺乏挑战的两维空间 。
她说,研究表明,7岁以下的孩子不宜接触电脑 。她指出,那些认为3岁不学电脑将来就找不到工作的说法是极其荒谬的 。据报道,在英国,布莱尔首相已经承诺为每所学校接通因特网 。位于沃特福德郡的罗伊大学甚至为18个月的婴儿开发了一种软件,目的是让孩子尽可能早地接触电脑 。但海莉指出,此类软件对孩子大脑的发育弊远远大于利 。


孩子成长的法宝:体验
聪明和勇敢,谁决定成功



有位搞教育研究的学者,在一次家长会上用一套问卷作了调查,里面有一道问题:你最希望你的孩子(将选项按你的希望程度自左向右排列):健康快乐、善解人意、个性倔强、天资聪明、坚毅勇敢、立志高远、遵纪守法、专心刻苦、富有爱心、一路顺风 。
调查结果:天资聪明遥遥领先,其后是一路顺风和健康快乐,排列最后的是坚毅勇敢和个性倔强 。事后,学者与父母聊起了这个选题 。在场的父母认为,个性强的孩子不听话,自行其是,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容易走偏、走歪;勇敢说起来很好听,可孩子懂什么,勇敢只会招惹是非,让人操心 。
学者说,可是,有出息的孩子总是很有个性的,他们不一定成绩优秀,包括得诺贝尔奖,倒是有几个在校成绩很糟糕的,他们个个处变不惊,纵败不馁,目标一定下来就只勇往直前了……父母笑笑,说,你说的也不错,可孩子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啊,基础打不好,就什么前途都难有了 。
接下去,他们讨论的重点转到了当前的人才标准和录用体制上了 。不过,就前面的调查和对话,已让我难过 。
其实,一路顺风并不是靠希望来的,而是争取来的 。幼时的一路顺风并不是人生的财富,倒可能让他一生都丧失与逆境抗争的能力 。至于天资,它主要来自基因,虽然也可以作有效开发,但毕竟有限 。天资聪明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愿望 。坚毅勇敢这些则相反,不仅从小培养和锻炼占较大比重,也与学习好坏相关,更要紧的是,错过了幼时极强的可塑期,可能也就一生都没份了 。
遗憾的是,父母们不仅那样填写希望,事实上也是那样做的 。父母们自觉不自觉地把个性和意志的培育放到了最后 。比如,六七岁还不断在家里施行“乖乖听话”的训导;巷口有条狗追赶上来,甚至只是只大头鹅,也一定是父母冲在前面,抵挡一切;孩子被老师批评,父母立即认为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极大伤害,立即找班主任伸冤叫屈;小小的就有“少管闲事少是非”,“惹不起躲得起”的教诲,大些以后甚至教他“吃亏是福”,“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万事了结” 。
奇怪的是,我们一面这样袒护和熏陶孩子,一面又在张伯王婶面前抱怨孩子:这么大了,还不肯独自睡一个房间,一熄灯就说害怕;别瞧他在家里耍足威风,见了老师、校长话都说不出来;外边吃了亏、挨了揍,不是哭就是忍,哪像个男孩子;一遇上难题就叫苦求助,一遇上困难就呼爹唤妈—抱怨孩子坚强不足 。
孩子的大段日子还是要独力面对社会竞争的,那里不讲情面,不信眼泪 。可是,经这样“加工”过的孩子,他们像大象,却少了象牙,像老虎,却缺着犬齿;是瘪着气的皮球,没钢筋的混凝土;也许还称阳光,但只有光亮没有火热;也许也叫大海,但只见水多不起波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