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间如何洗浴?

谈到坐月子期间的洗浴方法 , 不同地区、不同人群 , 对此往往有不同的认知 。时至今日 , 仍有民俗鼓吹“坐月子不洗头!”“坐月子不能洗澡!”其实 , 这些传统观念的产生与旧时的卫生条件有关 。
坐月子应洗头洗澡
古代接生方法落后 , 卫生条件及水平较差 , 妇女生产后很容易因细菌感染而发生产褥期发热(产褥热) 。而发热的诱因很多时候与衣不蔽体、外受风寒有关 。因此 , 为求安全 , 古代产妇坐月子期间不敢洗头、洗澡 , 以免弄湿身体 , 受寒而感染疾病 。
【坐月子期间如何洗浴?】产妇是否容易患病 , 与坐月子期间的身体清洁息息相关 。产妇分娩后 , 全身各脏器、各系统变化很大 。她们容易出汗 , 产道会排泄恶露 , 乳汁容易溢出 。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 , 若不注意保持身体清洁 , 就会很容易滋生细菌而致病 。
所以 , 坐月子期间是可以而且应该洗头、洗澡的 , 但必须注意时间及方式 。一般而言 , 产后1周即可洗头及擦身子 , 但不宜淋浴及盆浴;6周之后可以淋浴 , 不宜盆浴 。
编辑推荐 :
坐月子不需要太多“清规戒律”
分娩对产妇身体的各项机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 产妇身心都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 适当的休息、合理的饮食和锻炼 , 对身体复原是很有帮助的 , 但切不可以为坐月子就是闷在卧室里 , 啥也不能做 。
盘点坐月子的几大流言
分娩后的一段时期医学称之为“产褥期” , 一般规定为6周 。我国民间也历来重视“坐月子” , 这与现代医学重视的产褥期不谋而合 。但在民间却存在不少“坐月子”的流言与秘方需要用医学知识来破除 。
一个男的“坐月子”经历
说起坐月子 , 大多数人 , 甚至连丈夫都认为这是女人的事 , 与自己无关 。其实 , 坐月子期间 , 不仅妻子要懂得一些产后常识 , 做丈夫的更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因为在这一特殊阶段 , 妻子身体极度虚弱 , 是需要人来照顾的 , 很多事情都是要由丈夫来帮助完成的 。
${FDPageBreak}
中医推荐产后药浴方
生姜煎液
做法:生姜150克 , 洗净 , 打碎(保留姜皮) , 入锅中 , 加适量清水 , 煎煮20-30分钟成3000毫升姜水 , 待温热时洗头(不能加入冷水调温) 。可在产后1周时间 , 出汗较多 , 头发汗渍 , 清洁头部时使用 。
原理:中医认为生姜能疏风散寒、祛除透风 , 药理研究也发现 , 生姜的芳香挥发油能促进外周血液循环 , 用其洗头会令头部乃至全身温暖 。而且有实验表明 , 生姜滤液能有效地控制葡萄球菌、沙门氏菌 , 对阴道滴虫及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
苦参土茯苓野菊花煎液
做法:苦参30克 , 土茯苓30克 , 野菊花30克 , 共同煎成较浓液体 。本煎液可在产后1-2周内擦浴用 , 尤其适用于产道有伤口者 。
原理:中药药理学认为 , 苦参能清热燥湿、杀虫 , 可用于阴肿阴痒、湿疹 , 外治滴虫性阴道炎;土茯苓能清热除湿、泄浊解毒 , 可用于梅毒、阴道炎等;野菊花能清热解毒、抑菌 , 治疗疔疮肿毒 。因此这三物合煎液能清热是早、解毒杀虫、止痒 , 既能清洁皮肤 , 又利于伤口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