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住宅建筑风格之西藏

在漫长的历史中 。居住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 。创造出众多的辉煌建筑群 。各种类型的建筑 。无论是城镇、宗山、宫殿、寺院、林卡 。还是庄园、贵族府邸、桥梁、民居均独具特色 。

中国传统住宅建筑风格之西藏

文章插图
中国传统住宅建筑风格之西藏
西藏传统住宅建筑的主要形式有帐房、确房、干阑式建筑等 。其特点是:室内空间较低 。多在3米以下:墙壁下厚上薄 。门窗小 。结构稳固;多采用木结构框架:屋顶以平顶居多 。
建筑用料大多就地取材 。西藏的东、南部木材丰富 。一般用原木或木板造房;西北部牧民则用牛毛编织帐房;盛产石材的地方则确房居多 。帐房俗称帐篷 。是牧区最普遍而吉老的一种居住形式 。
根据放牧方式和季节不同 。又有冬帐房、夏帐房之分 。冬帐房一般用木棍作框架 。上覆辑牛毛织成的毡子 。能经高原风雪的侵袭而不漏不裂 。架设时 。前后左右以木棍为立架 。支撑帐顶的中部和四角 。然后在四周用绳固定在地上 。帐房内空间高度约1.6米至2米 。顶部留出天窗 。用以通风、采光、出烟 。雨天可以遮盖 。牧民们还在帐房外四周用干牛粪、草坯、土块、石块等垒成矮墙 。以避风寒 。这种帐房大都建在背风向阳、水草近便的山洼地带 。夏帐房是用自布、帆布等制作的一种比较轻便的帐篷 。构造简单 。拆装、携带都较方便 。一般供 。行或临时使用 。结构简单的两面坡人字形帐篷 。只能容纳2-3余人;大的方形帐篷过去往往是贵族和上层喇嘛所用 。可容纳数十人 。制作考究 。用各种颜色的布或呢子镶边 。且缝有精美的图案 。
碉房的外墙大多用石砌 。石墙有明显的收分 。门和窗口都很小 。通风和采光较差 。平顶 。外形厚重、稳固 。一般2-3层 。底层是牲畜圈及贮藏草料的地方 。佛堂和居室在注层或3层 。山区确房一般都傍山修建 。外形呈阶梯形 。屋顶常被用来晾晒谷物 。
在气候比较温和、多雨、潮湿的地区 。如藏东的珞瑜、墨脱、米林、林芝、被密、亚东等地 。还盛行干阑式构造 。即在房屋下面架空 。使空气流通 。减少潮湿 。由于这些地方盛产木材 。往往以木板代替石墙、土墙 。墙壁薄 。窗户多 。建筑风格轻盈疏透 。
【中国传统住宅建筑风格之西藏】 在藏民族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既注意吸收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 。又保持了本民族建筑特色和风格的传统性 。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促进了本民族建筑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