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奶涨怎么办?7方法缓解新妈产后奶涨

产后奶涨怎么办呢?母乳喂养的新妈妈会有很多不同的状况发生 , 涨奶就是其中之一 。母乳妈妈如果遇到奶涨的状况就要及时的进行处理 , 避免其他不良后果哦 。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了解产后奶涨怎么办吧 。
产后奶涨的原因
涨奶主要是因为乳房内乳汁及结缔组织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 。孕妇从孕末期就开始有初乳 , 当胎盘娩出后 , 泌乳激素增加 , 刺激产生乳汁 , 乳腺管及周围组织膨胀 , 在产后第3、4天达到最高点 。如果妈咪在宝贝出世后未能及早哺喂 , 或哺喂的间隔时间太长 , 或乳汁分泌过多 , 孩子吃不完 , 均可使乳汁无法被完全移出 , 乳腺管内乳汁淤积 , 让乳房变得肿胀且疼痛 。此时乳房变硬 , 乳头不易含接 , 妈咪会因怕痛而减少喂奶次数 , 进而造成乳汁停流 , 加重涨奶 。
那么 , 要如何应对产后奶涨的现象呢?
产后奶涨怎么办?
早接触、早吸吮 , 这样可以提高婴儿对母亲乳头的认同感 。
正确的含接姿势 , 保证有效的吸吮 , 乳头应该只占婴儿口腔中“奶嘴”的1/3 。
做到母婴同室、按需喂哺 , 频繁而有效的吸吮乳房 , 应该24小时吸吮8次以上 , 每侧乳房10-15分钟 , 至少4分钟 , 如达不到要求 , 可指导产妇使用吸奶器补充吸吮 。
【产后奶涨怎么办?7方法缓解新妈产后奶涨】完成夜间喂哺 , 因为夜间母体催乳素的分泌维持在较高水平 , 夜间频繁的吸吮有利于增加乳汁的分泌和促进乳汁的排出 。
学会正确检查乳胀手法 , 产妇尽可能将一侧乳房吸空 , 预防淤积性乳胀的发生 。
母婴分室的产妇要勤挤奶 , 24小时挤奶8-12次 , 每次每侧15分钟 。
在下奶前产妇避免喝大量的下奶汤水 。
最后 , 小编再来科普一些母乳喂养的小常识吧 。
母乳喂养的常识
早吸吮:婴儿娩出后 , 产妇适当休息调整 , 即应担当起养育婴儿的重任 , 及时让婴儿吸吮乳头 。30分钟之内开始吸吮母亲的乳房 , 这对产妇和乳房充盈都是十分重要的 。之后每当宝宝出现饿的迹象就给他喂一次奶 。除白天让婴儿有足够的哺乳次数外 , 还应注意夜间喂养 。夜间泌乳素的产生是白天的50倍 。通过频繁的乳头刺激 , 既有利于反射地引起子宫收缩 , 减少出血 , 又有利于泌乳系统分泌更多的泌乳素 , 有利于增加乳汁 , 乳母康复 , 也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 。
母婴同室:母子触摸、婴儿哭闹、母子对视、婴儿气味等 , 不仅可以增进母婴感情 , 而且还是一个个良好的刺激信号 , 可有效地刺激泌乳系统 , 解除下丘脑抑制 , 导致泌乳素增高 , 乳汁分泌自然 , 状如涌泉 。
产妇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尤其重要:据临床观察 , 凡是产妇重视母乳喂养者 , 多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 主动设法尽快喂养 , 饮食状况良好 , 情绪较为稳定 , 心情舒畅 。有些母亲担心身材走样而不愿意给孩子哺乳 , 其实 , 哺乳是不会引起乳房下垂的 , 相反哺乳能够促进母体催产素的分泌 , 而催产素会增强乳房悬韧带的弹性 。女性在妊娠时期乳房仍继续发育 , 乳房发育过程中如果护理不当 , 极易松弛 。因此孕妇应从怀孕后就开始注意乳房的护理 , 使用宽带乳罩支撑乳房 , 同时注意按摩或局部使用特殊油脂增加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弹性 , 就会减少发生乳房下垂的可能 。不愿意哺乳者 , 常常不能及时排空乳房内的乳汁 , 缺乏足够的吸吮刺激 , 使反射性泌乳素及催产素释放终止 , 乳汁形成及分泌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