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什么意思 你了解小寒吗

所谓“小寒”是与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相比较而言的 。“寒”即寒冷的意思 。表明已经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 。此时冷气积久而寒 。但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 。因而称小寒 。
据新华社电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今日12时34分将迎来“小寒”节气 。标志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
此时节 。全国气温都处于最低时期 。
专家提醒说 。此时节 。公众勤锻炼可增强耐寒能力 。常搓手可预防感冒发生 。
据了解 。每年阳历的1月5日至7日 。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为小寒 。
所谓“小寒”是与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相比较而言的 。
“寒”即寒冷的意思 。表明已经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 。此时冷气积久而寒 。但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 。因而称小寒 。
天文专家提醒说 。小寒节气 。人们要加强体育锻炼 。注意防寒防冻 。尤其要加强对头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 。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 。
小寒时 。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 。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 。
小寒之后 。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
俗话说 。冷气积久而寒 。此时 。天气寒冷 。大冷还未到达极点 。所以称为小寒 。
气候观测资料表明 。我国大部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节气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 。“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及“街上走走 。金钱丢手”等古代民间谚语 。都是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 。
由于气温很低 。小麦、果树、瓜菜、畜禽等易遭受冻寒 。
为什么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 。就是说 。在黄河流域 。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 。
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 。小寒过几天后 。才进入“三九” 。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 。所以称为小寒 。
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 。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 。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 。所以成为大寒 。
冬至是北半球太阳光斜射最厉害的时侯 。那为什么最冷的节气不是冬至而是小寒到大寒呢?我们知道 。一个地方气温的高低与太阳光的直射、斜射有关 。
太阳光直射时 。地面上接受的光热多 。斜射时 。地面接受的光热就要少 。这是主要原因 。
其次 。斜射时 。光线通过空气层的路程要比直射时长得多 。沿途中消耗的光热就要多 。地面上接受的光热也就少了 。
冬天 。对于北半球 。太阳光是斜射的 。所以各地天气都比较冷 。
太阳斜射最严重的一天是冬至 。这样说来 。冬至应该最冷?
其实不然 。最低气温却是出现在冬至后一个月左右的小寒和大寒期间 。
这是因为 。冬至过后 。太阳光的直射点虽北移 。但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 。直射点仍然位于南半球 。我国大部地区白天的热量收入还是顶不住夜间向外放热的散失 。所以温度就会继续降低 。直到收入和放出的热量趋于相等为止 。
这类似于一天中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中午而是在下午2点左右的原因 。
至于小寒和大寒节气哪个更冷?
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历史资料统计表明:不同地点、不同年份情况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 。北方大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要低于小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南方则反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