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营养维持新生儿体重

【合理营养维持新生儿体重】新生儿体重平均是3.2公斤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胎儿出生前后乃至生后短时间内的营养状况与胎儿多年后是否出现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等关系密切 。为此,最近澳大利亚的学者已经起草了一份建议书,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从而在若干年后让现阶段出生的新生儿远离上述疾病 。那么,在新生儿的营养状况和成年后患病情况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为什么会有这种联系?有哪些可以尽量保护新生儿的措施呢?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人员走访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杨慧霞教授 。提起新生儿体重,杨慧霞教授说,以往人们普遍认为新生儿的体重是否正常,只会对他们婴幼儿时期产生一些影响,然而国外学者经过多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影响远不止于此 。在若干年后回顾分析那些出生体重偏高或偏低的人群,结果让人吃惊不小――新生儿的体重“高不成低不就” 。研究表明,①胎儿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身长短小、头围较小,尤其是那些孕妇体重低于45千克者,长大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相对以上几点低出生体重的影响,新生儿超高的体重同样会对将来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出生体重高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 。进一步研究表明,并非胎儿出生体重的高低,而是其机体所含脂肪组织过多造成了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问及孕期营养导致后代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原因,杨教授认为首先要介绍一下很著名的“胎儿起源假说” 。假说指出,胎儿各个系统都需经历关键而关于胎儿期营养状况和成年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现在比较有影响力的假说是“基因可塑性” 。它强调胎儿在宫内如果处于营养缺乏状态,胎儿机体为适应这种环境,营养物质会主要供应大脑,而对肝、胆、胰腺等的供应相对减少,帮助胎儿建立低代谢状态 。但这种低代谢状态在出生后相对充足的营养条件下就成为对胎儿有害的因素,并最终导致胰岛β细胞减少,带来一系列代谢性疾病 。另一个假说“发育的补偿作用”则认为宫内缺乏营养的胎儿出生后开始加速生长发育,但这种细胞分裂的突然加速也加速了细胞的凋亡速度,从而导致器官的功能退化 。新生儿体重平均是3.2公斤整既然孕期胎儿的营养状态对于具体来说,孕早期的营养状况与胎儿胆固醇的代谢密切相关;孕中晚期营养缺乏对后代的糖代谢影响较大;孕妇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是影响后代血压情况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孕晚期;在妊18周时,孕妇脂肪摄入量与最后,胎儿出生的大小是孕期营养的一个衡量指标,大规模研究发现,孕期体重增长11.5kg,胎儿出生体重在3100~3600g时,母、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最低,而对于新生儿体重较轻的爸爸妈妈也不用太担心,可采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如新生儿抚触、新生儿体操,这些方法可以增加新生儿胃泌素的分泌,提高食欲,增加新生儿体重 。(兼职编辑:伍赛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