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迈向人生的第一步

小宝宝长成了一个初学走路的幼童,他们新学到的本领对做父母的来说带来了许多挑战 。随着孩子生理和心理世界的成长,父母们开始考虑如何来塑造他的行为,以便帮助他学习,并且帮助他避开麻烦 。这个过程对父母来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 。那么,宝宝学会走路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刚学会走路的宝宝又会有什么行为呢?
宝宝会走,意味着什么?
学走路是成长重要里程碑
学会走路是孩子成长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但它只是孩子掌握的工具而非目的 。
一旦宝宝学会走路,他就成功地跨越了婴儿期,成为一个幼儿了 。
婴儿诞生的第一年,父母忙于了解宝宝发出的每一个信号以及满足他的需求,到了宝宝学步期,父母关注的焦点应该随之转移
* 帮助孩子学习照顾自己,发展自我意识;
* 鼓励孩子探索周遭的环境,发现自我 。

宝宝会走,意味着什么?
【宝宝学走路:迈向人生的第一步】关键词:父母不能再以自己为孩子张罗一切事情而满足 。
宝宝一旦会走,看上去好像长大许多 。对孩子新发展出来的能力——会走了——所有的父母都会感到骄傲,欣赏之意溢于言表,这会强化了宝宝“长大成人”和“力气大”自豪感 。
然而,在日常的教养中,父母的教养观念常常比孩子的变化慢半拍,不能及时而充分地意识到孩子内在的变化,依然按以前的方式和习惯来看待孩子 。现在这个时候,依然就很容易把他当作什么都需要大人照料的婴儿 。反抗和冲突就这样发生了 。
面对脾气越来越坏的宝宝,父母实在弄不明白孩子为什么总是和大人、和全世界过不去 。
儿童心理专家说:
1. 孩子学会走路是成长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但它只是孩子掌握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
2. 学会走路,开启了自我意识成长的新阶段,孩子开始向独立自主的个体不断迈步 。
3. 孩子要开始进行更有趣、更重要的学习,而且要以一个崭新的方式来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 。
4. 反抗也是独立的一种象征,反映出孩子想要自己照顾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的愿望 。

宝宝会走,意味着什么?
了解宝宝的感觉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常常沉浸在走路的兴奋之中而废寝忘食,甚至连他最喜欢的玩具都吸引不了他 。他一心想做超乎自己能力的事情,不仅跟父母作对,还跟自己过不去,结果频频受挫,情绪变得脆弱而易怒 。
* 一旦学会走路,走——这个动作让孩子有长大的感觉,发现自我,感觉到独立的兴奋和自我控制的自由 。这新鲜感觉让他们充满自信,强烈地想尝试新的挑战、发掘新的能力 。
和父母的冲突——兴奋过头的孩子,处处挑战自己的极限,喜欢把自己放置在新的状况中,努力想要做平日做不了的事情,试验“掌控一切”的能力,“门口明明很窄,他为什么偏要笨手笨脚把娃娃车推挤过去?” “刚刚从椅子上摔下来,又立马爬上去重复刚才的动作,挂着眼泪,还不让大人帮忙,这不是自讨苦吃?”
不了解孩子变化的父母往往以老习惯来处理孩子的事务,“不行,不能爬”“不行,别碰那个”,双方冲突不断,而且“不”字说太多了,孩子探索的热情和好奇心会大大降低 。

宝宝会走,意味着什么?
关键词:成就感代表了宝宝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对他今后的发展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
* 一旦学会走路,孩子发现能根据自己的意愿移动自己的身体,变得独立而自由了,或站或坐或走或跑,行动自如 。孩子开心地练习自我控制,享受自我控制的自豪和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