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健康的十个标准


新生儿健康的十个标准
① 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 , 后开始用肺呼吸 。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
② 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
③ 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 , 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
④ 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绿色粘冻状 , 无气味 。喂奶后逐渐转为金黄色或浅黄色 。
⑤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 。
⑥ 新生儿出生体温在37-37.5摄氏度之间为正常 。
⑦ 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 , 若在出生后2-3周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
⑧ 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 。
⑨ 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 。
自第二月开始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
⑩ 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 , 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让孩子沐浴赞许的阳光
教师心得:全托幼儿的利弊




新生儿健康的十个标准
中国现代家长的十大类型



子把父当马 , 父望子成龙 , 可怜中国父母心!舔犊之情 , 不能不令人感动 , 然而舔犊的方式 , 恐怕尚待改进! 纵观中国的家庭教育之弊 , 放纵者有之 , 溺爱者有之 , 施暴者有之 , 粗略的划分一下 , 大致有如下类型:
(一) 模具制造型:
持此类教育方式的家长 ,  大有人在 。此类家长 , 属于自以为是之人 , 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误 , 总以为自己是爱孩子 , 为孩子好 。对孩子的要求极严 , 孩子的举手投足 , 都给予详尽的指示 , 从生活习惯、活动的范围方式 , 到读书的范围方法、兴趣爱好 , 甚至到高考专业的选择、毕业工作的种类 , 都受到强制性指导 。
殊不知 , 人是万物之灵 , 人最大的长处 , 是善于思想 , 善于学习 , 善于在学习中创造 , 而这种教育模式 , 无形之中 , 就抹杀了孩子的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 。在这种模式之下 , 不否认也有一些孩子有所成就 , 但更多的孩子 , 却成为模具制造的产品 , 家长原形的克隆 , 人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 , 在这些克隆产品中黯然消退 。
龙生龙 , 凤生凤 ,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 在这种模式之下 , 恐怕龙凤老鼠的后代 , 都是“老鼠”了!
(二) 温室培养型:
经济条件的改善 ,  孩子数目的减少 , 使家长更有能力精力来教育培养孩子 。捧在手中怕掉了 , 含在嘴里怕化了 , 给予孩子最好的学习与成长条件 , 弥补自己少时的缺憾 ,  , 这是生在艰苦年代的家长的普遍做法 。
孩子的吃 , 要操心 , 总担心孩子缺锌少钙;孩子的穿 , 要操心 , 嘘寒问暖 , 从孩子房里的太空被空调 , 到出门武装到牙齿的装备 , 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细腻的爱心;孩子的行 , 要操心 , 在学校附近春游 , 父母也要请假奉陪;孩子的交往 , 要操心 , 本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 孩子只容许与“优秀”者(大多以学习成绩为标准)交往;孩子的学 , 更要操心 , 从胎教 , 到小时候的艺术素质的培养(比如学琴画画) , 到入学的学校选择、老师选择 , 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的“智慧” , 直到孩子的毕业 , 专业的选择 , 工作的选择 , 爱人的选择 , 仍要操心 , 有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