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擅长的事做到极致


把最擅长的事做到极致

文章插图
他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乡下孩子 。母亲是普通的农家妇女 。父亲是村里的“土秀才”,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大凡村里的红、白喜事,都有父亲的身影 。
记得小时候,他趁父亲不在家,就偷偷溜进书房 。他爬上书桌,拿起毛笔,蘸满墨汁,在墙上涂画了一个人像 。这是他生平的第一幅画作 。父亲回家后,看到洁白的墙上留下了儿子的“处女作”,气得操起棍子追着他打 。而顽皮的他却边跑边回头,和父亲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把戏 。
或许是受到这次涂鸦事件的启发,没过多久,父亲居然买了一块小黑板送给他 。从此,他每天都会趴在小黑板上,痴迷地一画就是三四个小时 。这块小黑板便成了他漫画人生的起点 。
上小学时,他又在书本、作业本的空白处,画上各种人物头像 。考入初中后,他开始有意识地阅读了大量的漫画书,细细品味名家的画作,然后将自己的作品寄给出版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画稿不断地被采用 。
初二暑假,他收到集英社的聘任书 。当晚,父亲一如平常,坐在藤椅上看报,他走到父亲身后,说:“爸,我明天要到台北去画漫画 。”父亲头也没抬,边看报边问:“有工作吗?”“有了 。”“那就去吧 。”父亲一动也没动,继续看他的报纸 。真想不到,父亲会如此轻易地答应他弃学从画的选择 。这十几秒的一问一答,竟成了改变他一生的最重要时刻 。

辍学后的他带着200元钱和一个大皮箱只身来到台北 。让出版社老板颇感惊讶的是,画出自己中意作品的,竟然是个孩子 。
三个月后,他跳槽去了当时最大的漫画出版社——文昌社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他自修了大学美术系里的所有课程,从顾恺之到拉斐尔、从西方美术史到维纳斯的诞生 。
一天,他在报上看见光启社招聘美术设计人才,但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和有两年以上电视节目工作经验的 。然而,只有小学毕业证的他,却抱着作品集去找招聘负责人 。结果,他击败了29名大学生,如愿进入光启社 。他说,“我没有文凭,可是实力超强” 。
正是凭着超强的实力,不久,他成立了“远东卡通公司”,专事广告动画片的制作 。他制作的《七彩卡通老夫子》,创下电影界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记录,并由此获得当年的最佳动画片金马奖 。
声名鹊起的他并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而是朝着人生更高的目标迈进 。“厚积才能薄发”,为了薄发,他选择了闭关 。闭关,就是潜心做一件事,就是疯狂地做一件事 。在闭关的日子里,他每天睡眠不超过5小时,吃的都是“东方三明治”——馒头加豆腐乳 。
闭关3年,他研究佛学,画出了《禅说》,出版了3本画集 。
闭关10年,他潜心研究物理、数学,画出了《时间之歌》和《东方宇宙》 。此外,他还积累下了大约14万张画稿、1400万字笔记、40000多格PPT,能出800本书 。创作量之巨令世人震惊 。

由于他的不懈努力,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
从15岁成为职业漫画家起,他的画作曾连续两年位居台湾畅销书排行榜之首 。他开启了中国古籍经典漫画的先河,《庄子说》《老子说》《大醉侠》《光头神探》等100多部作品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销量超过了3000万册 。日本高中课本(旺文社1994年版),还以《庄子说》中的7页作为基本教材,第一次把华语漫画推向了世界 。

1999年他获得荷兰克劳斯王子基金会奖,2008年获得了“华语动漫终身成就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