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肚脐鼓包家长不可不理

【小儿肚脐鼓包家长不可不理】如果家长发现宝宝的肚脐鼓起一个包,躺在床上用手轻轻按一按,包就缩进肚脐里了 。这种情况可能是肚脐护理不当而引起的脐疝警报,家长就要小心留意了 。新生儿肚脐护理不当有可能导致脐疝专家表示,肚脐鼓包是脐疝的表现 。脐疝一般会越鼓越大,从能复原变成难复原,当鼓出的肠子大得超过缺损口大小,就容易发生嵌顿,肠子卡住回不去了,严重的将导致肠梗阻和肠坏死 。因此,家长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尽早带宝宝就诊 。宝宝脐疝的发生率并不高,1000个宝宝中大概有1-3个宝宝会发病,但患儿的年龄跨度很大,小至刚出生的新生儿,大到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有 。专家表示,脐疝的产生有三个原因:1、宝宝先天肚脐2、宝宝出生后肚脐有一个慢慢愈合的过程,如果肚脐护理不当导致感染,也会诱发脐疝 。3、有一些宝宝肚脐开始是好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肚脐相对薄弱,小孩又经常哭闹,或有脐疝可能引起肠坏死脐疝刚开始是在肚脐那鼓起一个包,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家长用手轻轻按它,一般可使其复位,这叫可复性疝 。但随着脐疝越鼓越大,家长再用手按却难以复原了,必须由医生借助专业手法才可复位,则称为难复性疝 。难复性疝往后发展,随时可能卡住回不去了,成为嵌顿疝 。这时,宝宝除了肚脐鼓起,还可能有肚子痛、肚脐鼓起处咕咕作响等症状,必须尽快处理,要不然,嵌顿疝轻则导致肠梗阻,重则因为肠缺血引起肠坏死,后果将非常严重 。手术4-5岁后做比较好虽然脐疝看上去很可怕,但并不是一发现就得马上做手术 。专家表示,除非宝宝一生下来脐疝就难复位或有发生嵌顿的危险,否则,等宝宝长到四五岁,肚脐相对发育好了,再做手术更好 。在手术之前,怎么处理才能防止脐疝不停往外鼓呢?专家表示,唯一有效的办法是用腹带包扎 。具体方法是:先将脐疝复位,然后在肚脐处垫上一块大过脐疝的棉垫 。棉垫不能太软,最好包个硬币在里面,使其有一定的硬度,但也不要太厚,免得不透气 。再用稍宽的带子绑在腰上,将棉垫固定住 。带子不用绑太紧,不能勒得宝宝难受 。在正式接受手术治疗之前,腹带包扎都是必要的 。小编总结:如果遇到以下两类情况必须尽早手术:难复性疝和有嵌顿可能的脐疝必须尽早手术 。对此,有的家长可能会问:难复不代表不能复位,不手术行不行呢?专家表示,理论上说,只要能将脐疝复位再绑好,让其不再鼓出,手术是可以暂缓的 。但是,医生不可能保证每次手法复位都成功,而在宝宝有腹痛表现后的6个小时内,如果还没有将脐疝复位,很可能就会发生肠梗阻或肠坏死 。与其让宝宝担这个风险,还不如趁早做手术一劳永逸 。而针对不同的情况,手术会采取不同的方法:简单的小的缺损将两边缝起来就行,复杂的较大的缺损要用生物材料补片修补 。不过,首先都要检查患儿肠子有没有坏死,没有坏死的直接放回原处,有坏死的要切掉重新接回 。专家表示,脐疝术后肠道恢复正常工作可能需要2-3天,宝宝才能排气排便,家长要有耐心,密切观察 。在排气排便之前,宝宝不能吃任何东西,只能输液维持营养 。此外,要想伤口完全长好,术后2-3个月内宝宝应切忌剧烈运动、咳嗽、哭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