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什么是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吗?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甲型肝炎是一种经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多见,临床特征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有发热、黄疸,无症状感染者甚为常见 。
【想了解什么是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吗?】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Avirus,HAV)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呈全世界范围的分布,但多见于经济欠发达的国家 。我国平均每年24万人罹患甲型肝炎,发病率高达21.4/10万 。甲型肝炎是一种经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为多见,临床特征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有发热、黄疸,无症状感染者甚为常见 。本病的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引起急性重症肝炎者极为少见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随着灭活疫苗在全世界使用,甲型肝炎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人感染HAV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预后良好 。

诊断标准: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综合分析动态观察进行诊断 。

1.急性型肝炎

流行病学:发病前45天有吃不洁食物史或饮不洁生水或与甲肝急性病人接触史 。

症状:近一周出现无其他原因的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

体征: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

肝功能检查:

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异常 。

血清胆红素>17μmol/L,尿胆红素阳性,巩膜、皮肤黄染 。

标记物检查:血清抗HAVIgM阳性,或抗HAVIgG4倍升高 。

2.淤胆型肝炎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 。

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同时伴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肽酶,胆固醇明显增高,ALT中度增高 。

梗阻型黄疸持续三周以上,并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型黄疸 。

3.急性重型肝炎

急性起病,严重消化道症状,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用smith分类法出现II度以上肝性脑病)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 。

体征:肝脏迅速缩小 。

肝功能异常:数日内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于17.1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

病理:广泛的肝坏死,坏死处肝细胞消失,遗留网织支架,肝窦充血,由中性、单核淋巴细胞及大量吞噬细胞浸润,部分残存的网状结构可见小胆管淤胆 。

4.亚急性重肝

以急性肝炎起病,临床上有极度乏力,严重食欲不振,黄疸迅速加深,出现腹水即出血倾向,肝脏进行性缩小,8周以内出现意识障碍(以smith分类法出现II度以上的肝性脑病) 。

肝功能明显异常,胆、酶分离,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倒置,胆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

病理:新旧不等的大片坏死,或桥型坏死,网织支架塌陷,有明显汇管区集中现象,可见大量增生的胆管和淤胆以及纤维增生,残存的肝细胞增生成团,成缘小叶结构 。

控制措施

1.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卫生宣传,阻断粪CC口传播途径,搞好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在流行地区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不饮生水,消灭蚊蝇,妥善保管食物,不食生蔬菜和贝类食品 。

2.饮食行业应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保护易感人群,对流行区和将要进入流行区的高危人群应尽快接种甲肝疫苗,甲肝疫苗接种后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有效的预防甲肝的发生 。在有条件的地方对易感乙肝人群应推广接种甲肝疫苗,提高人群抗体水平防止甲型肝炎的暴发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