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范文|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影响因素及早期干预探讨( 二 )


实验组474.3+6.9对照组472.8+9.8t值0.72p值>0.05
两组早产儿在纠正胎龄后3 , 6 , 12月时智能发育指数(MDI)测查结果显示:3月龄实验组MDI高于对照组 , 实验组较对照组高3.3分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龄时 , 实验组的MDI较对照组高11.9分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 12月龄时 , 实验组的MDI较对照组9.5分 , 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具体情况见表2:表2:两组干预后智力发育指数情况比较组别3月6月12月
实验组87.9士5.695.4士4.998.3士5.8对照组84.1士4.882.6士6.688.1士6.9t值2.587.897.15p值<0.05<0.01<0.01从1岁时发生脑瘫情况来看 , 至1岁时 , 实验组中有4例怀疑脑瘫 , 其中3例轻度 , 1例中度 , 其发生率为10% , 重度脑瘫发生率为0% , 而对照组中有12例怀疑脑瘫 , 其中6例轻度 , 2例中度 , 4例重度 , 其发生率为30.0% , 重度脑瘫发生率为10% 。四、讨论早产儿由于出生早 , 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 , 出生后易发生感染、窒息、营养不良等 , 从而影响小儿日后的生长发育 , 尤其是大脑的正常发育 , 早产所带来的智能发育障碍也一直是医疗保健的难题 。与国外相比 , 国早期干预有起步晚、对象广、需求量大、发展快的特点 。早期干预作为一种医疗的和环境的因素 , 是在尽可能早的时间段作用于早产儿 , 使他们在出生后脑和神经系统依然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中 , 脑的功能尽可能改善和接近正常 。从人体发育史观点出发 , 个体出生后就开始进行良好的系统干预 , 是促进脑发育不可估量的正性作用 。研究表明 , 2岁以内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 , 可塑性最强 , 代偿能力最好的脑发育关键期 。这时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良好的代偿性和重组能力 。人脑的神经母细胞从妊娠到生后12月增殖最快 , 在有害因素的影响下 , 神经细胞生理学死亡增加 , 但脑的某些区域甚至在出生后还能再出现新的神经母细胞 , 晚期神经元移行在大脑皮层持续到生后5月 , 在小脑皮层持续到生后12月 , 当某一部位的神经损伤时 , 它在功能上形成通路 , 包括轴突绕道投射 , 树突不寻常分叉 , 产生非常规的神经突触 , 这种改变以年龄越小发育越快为特征 , 但脑组织一旦发育成熟 , 就不可能突现重组了 。这便是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 。正是根据未成熟儿脑发育特点 , 生后早期给予早产儿丰富的正性刺激及体疗 , 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矫正偏离 , 受损的脑细胞恢复正常 , 使大脑充分发育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纠正胎龄后3个月时实验组智力发育指数结果较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 , 早期干预时间延长 , 神经精神发育方面的改善逐渐明显 , 到纠正胎龄后6月、12月时实验组智力发育指数结果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1) 。两组早产儿到1岁时发生脑瘫情况比较 , 实验组脑瘫发生率为10% , 对照组脑瘫发生率为30% , 表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高于实验组 。说明尽早的对早产儿进行神经系统发育长期、连续、动态随访 , 并帮助和指导家长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 , 可促进神经精神发育 , 也可以减少脑瘫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1]林庆.脑性瘫痪[A].胡亚美 , 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6 , 77-17.[2]金汉珍 , 黄德氓 , 官希吉 。实用新生儿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第三版 , 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