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您自制宝宝的尿布

一天,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孩子冲入诊室 。只见孩子的整个小屁股都是红彤彤的,红的边缘还可见到帽状针头大的疹子 。经过了解病史、病情及检查皮损,医生告知小孩患的是尿布皮炎 。“尿布皮炎?为什么会患此病?”年轻父母不约而同地问道 。尿布皮炎的“主犯”是孩子尿布上的粪便、尿液 。粪便、尿液中的氨会刺激孩子的皮肤;加上尿布湿、热两个“共犯”的作用,就易造成尿布皮炎的发生,若孩子消化不良,排便次数多,而尿布又更换不勤,那就更易患此病了 。
现代高档的纸尿布,的确有很强的吸水性 。但是,无论纸尿布吸水性有多强,尿液始终是浸在纸内的,长时间不换,尿所产生的氨就会刺激局部皮肤 。预防尿布皮炎的方法,首先是没有必要一天24小时都捂上纸尿布,白天可以裸露透气及换用蚊帐布、旧布做的尿布(通风透气性好),不过妈妈可要为此劳碌不少哦!
宝宝尿布DIY:
1、选好材料
由于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所以尿布选用的材料要柔软、清洁、吸水性能好 。旧棉布、床单、衣服将是很好的备选材料 。也可用新棉布制作,经充分揉搓后再用 。用深颜色的布料可能对宝宝的皮肤产生刺激作用,以致引发尿布皮炎 。故尿布的颜色以白、浅黄、浅粉为宜,忌用深色,尤其是蓝、青、紫色的 。
2、掌握尺寸大小
尿布的尺寸一般以36cm×36cm为宜,也可作成36cm×12cm的长方形 。尿布的数量要充足,一个婴儿一昼夜约需20―30块 。尿布在宝宝出生前就要准备好,使用前要清洗消毒,在阳光下晒干 。
3、 包裹务必正确
先用长方形尿布兜住肛门及外生殖器,男婴尿流方向向上,腹部宜厚一些,但不要包过脐,防止尿液浸渍脐部;女婴尿往下流,尿布可在腰部迭厚一些 。三角形尿布包在外边,从臀部两侧兜过来系牢,但不宜系得过紧,以免影响腹部的呼吸运动 。另一个角最后向上扣住即可 。由于婴儿髋关节臼较浅,所以包裹尿布时,婴儿两腿的自然位置应摆成“ M”形,酷似青蛙的两条腿 。
4、 勤换、勤洗
每次喂奶前应更换一次尿布 。啼哭是宝宝用来表达愿望的主要方式,要想到尿布是否潮湿 。发现尿布有粪便时要及时更换,以防粪便中的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产生氨类刺激皮肤,引起尿布皮炎 。清洗尿布时应先用清水将尿布上的粪便洗干净,然后换水用肥皂搓洗,将残留的尿液彻底洗净,晾晒干透后再用 。不宜用洗衣粉、药皂和碱性太大的肥皂液洗尿布,以免刺激宝宝皮肤,引起皮疹 。
5、讲究擦拭方向
更换尿布时还要讲究擦拭方向 。女婴因为尿道短,尿道与阴道基本无菌,而肛门及粪便是有菌的,为女婴换尿布时应从前向后擦拭,而不应从后向前擦拭,否则容易将肛门口的细菌带到尿道及阴道口,导致尿道、阴道感染 。
6、勿垫塑料、橡皮布
有人为了防止宝宝的尿液浸渍被褥,习惯于在尿布外再垫上一层塑料布或橡皮布 。但是,由于这类物品不透气、不吸水,尿液不容易渗出,致使宝宝臀部的小环境潮湿,温度升高,容易发生尿布皮炎和霉菌感染 。为防止尿液浸湿床褥,夜间不妨用棉花、棉布做成厚垫,垫在尿布外面,但更换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 。
7 。警惕发生异常
换尿布的同时,应认真观察婴儿臀部及会阴部的皮肤有无发红、皮疹、水疱、糜烂或渗液等症状,一旦发现,应及时清洗,然后用3%鞣酸鱼肝油软膏或蛋黄油涂抹 。症状严重时,则要及时去医院看医生 。还有,尿布或其它衣物脱落下来的线纱,大人掉下的头发,偶尔可能缠绕在宝宝的手(足)指(趾)及阴茎上,出现局部肿胀甚至坏死,应提高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