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和宝宝多交流 避免孩子出现语言障碍


父母要和宝宝多交流 避免孩子出现语言障碍

文章插图
【父母要和宝宝多交流 避免孩子出现语言障碍】很多家长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呢,为什么中国的宝宝几个月就会自己说一些简单的中文呢,为什么中国的宝宝天生不会外语呢,那么你就想对了,这其实跟孩子从小父母的语言交流和模仿能力有关系,如果父母说的是英语那么孩子天生就会说英语,所以父母的语言交流特别重要,对于2岁内的孩子是直接的影响,父母平时没事要多多交流,避免孩子出现语言障碍 。
1岁以内是学习语言、掌握词汇的重要时期 。如果爸妈和宝宝交流得少,很可能会影响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尽管他还不能进行清晰、准确的语言沟通,但语言的储备是非常需要的 。
有这样一个极端例子:
一对父母认为宝宝会自然而然地说话,因为一直与宝宝零交流,等待宝宝能够说话那一天 。但是这对糊涂的父母却一直到了宝宝两三岁的时候才醒悟,自己的宝宝“不会说话、不会交流”……
1、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
像这样极端糊涂的爸妈确实比较少,但很多父母在宝宝说话的早教上仍然存在误区 。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宝宝什么时候会说话虽是因人而异,但会说话的快慢和宝宝成长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美吉姆 http://www.izaojiao.com/shanghai )
宝宝在1个月时就已经开始模仿大人说话的样子,只是宝宝各种器官还未发育成熟,所以只能通过哭来与外界沟通 。宝宝虽然不懂得回应你,甚至有可能不懂得你在说什么,但是他却像个小雷达一样,不断地接收着你给他的语音讯息,储备语言,等到发育成熟,便会在你不经意之间,蹦出一两个“爸”“妈”的发音 。
因此父母积极创造语言环境,和孩子日复一日的语言“交流”,是孩子学习语言基础的重要条件 。
2、8-9个月宝宝:父母与BB多交流
5个月左右,宝宝就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了,喜欢尖叫、大笑、大声地叫 。比如说:爸爸妈妈看着宝宝说话时,宝宝通常以:阿-咕,阿-咕回应 。
到了8-9个月,婴儿仍然未能用语言表达意思,但他们有些已经能发出不清晰的“爸爸”“妈妈”的喃喃复音 。
在这个阶段家长应该与宝宝多交流,在给他换尿布时、喂奶时、穿衣服时,你都可以用用最轻柔的声音和他对话“来,伸开小手”“张张嘴”虽然你只是在自言自语,但是你会看到宝宝专注的眼神,他的小雷达已经开动了呢!
和宝宝的交流绝不限于语言,身体的语言交流也是父母该多多注意的 。婴儿虽然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但通过特定的动作表示自己的愿望,妈妈从中可以看出婴儿在想什么,要做什么 。
宝宝躺够了,就会一边挺肚子,一边“哼,哼”地表示不满,这时如果妈妈能抱起婴儿,婴儿会很高兴 。如果婴儿想让妈妈抱,就会把双手伸向妈妈,脸上露出着急的神情 。读懂宝宝的身体语言,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互动和相互理解,你会发现你和宝宝会变得更亲密无间呢 。
婴幼儿时期的宝宝,父母们要多多交流,要多努力的展现出积极的一面给孩子,因为这个时候,你以什么样子展现给宝宝,将来你的宝宝可能就会是什么样子,这个时期的宝宝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他的情商、语言能力等等都是模仿大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