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新生儿溶血症发病率是多少?

新生儿溶血症是危害新生宝宝健康的一大杀手,通常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抗体进入新生儿的血液循环并进而破坏新生儿的红细胞,导致发生溶血性贫血的一类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黄疸,严重的出生时就有明显的水肿、贫血 。那么你们知道新生儿溶血症发病率有多大吗?
溶血症的症状
有统计说,在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几率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 。也就是说,这些母亲分娩出的孩子都有可能患上新生儿溶血病,概率之高使孕妈咪担忧不断 。那么,新生儿溶血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什么症状?有防治方法吗?
新生儿溶血的症状
患新生儿溶血症的宝宝会出现各种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 。症状轻的进展缓慢,全身状况影响小;严重的病情进展快,出现嗜睡、厌食,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或死亡 。
【Q&A:新生儿溶血症发病率是多少?】1、黄疸红细胞破坏分解出来的胆红素呈黄色,它可以分布于人体全身,使机体组织的颜色变黄,由于皮肤和巩膜(俗称白眼珠)位于机体表面,发黄最为明显,也就是黄疸 。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都会有黄疸的表现,但当黄疸出现过早、发展过快,或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就要注意有发生溶血症的可能 。溶血症婴儿的黄疸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 。
2、肝脾肿大轻症无明显增大,重症溶血时,出现胎儿水肿并可有明显肝脾增大,这种症状多见于Rh溶血病 。
3、贫血患儿均有轻重不等贫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
4、胆红素脑病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损伤脑细胞,引起胆红素脑病,这是溶血病最严重的合并症 。一般发生在分娩后2—7天,表现为黄疸加重,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喂养困难、双眼凝视、惊厥等 。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或有运动功能障碍、智能落后等后遗症 。
5、神经症状出现嗜睡、拒奶、四肢松软,继而抽搐,表现为两眼凝视、眨服、四肢阵阵发硬伸直,或全身角弓反张,有时尖叫等表现即称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常于血清胆红素达20mg/dl以上时发生,是由于间接胆红素进入脑组织中,损伤脑细胞所致 。
6、发热溶血症患儿常伴有发热 。发热可能是小儿溶血后机体的一种反应,也可能是较严重胆红素脑病时 。热度也许不一定很高,但如果是因后者而发生的,说明病情已比较严重 。

溶血症的原因
引起新生儿溶血的原因
      新生儿期可有许多种原因引起溶血性疾病,其中母儿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较常见,特别是以ABO系统血型不合最常见 。ABO血型的分类ABO血型的分类主要是按照红细胞上有无A、B血型抗原来分的,即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的称为A型,红细胞上只有B抗原的称为B型,红细胞上无A、B抗原的称为O型,红细胞上有A和B抗原的称为AB型 。
新生儿溶血症,可能鲜有父母知道这个医学词汇,可是它却已经成为新生宝宝健康的一大杀手 。为了让宝宝健康平安降世,我们必须了解它的产生真相,及早做好预防工作 。
1、发病原因遗传因素: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常发生在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血型为A型、B型和AB型 。胎儿的血型是由父母方各传一种基因组合而决定的,故胎儿的血型可能与母亲不同 。如O型血的妈妈怀了由父亲方遗传而来的A型血的胎儿,由于O型血妈妈体内没有A抗原,当A型胎儿红细胞进入妈妈体内时,妈妈体内会产生抗A抗体,抗A抗体进入宝宝体内就会引起宝宝的红细胞破坏而溶血 。
提醒:并不是所有O型血妈妈所生的宝宝都会发生溶血病,而是有的宝宝会发病,有的宝宝不发病,有的症状轻,有的症状重 。这与母亲抗体的量多少,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的结合程度,A(B)抗原的强度及胎儿代偿性造血能力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