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被感冒“伤害”了:治疗感冒需防内热

一般来说,宝宝冬季所处室温最好在22℃-23℃ 。给孩子正常着装盖被就行,判断穿衣盖被厚度是否符合宝宝,建议家长没事就摸摸宝宝的手脚心,如果宝宝的手脚温热且无汗,就是最好的 。
如果手脚发热、出汗,并且额头渗汗发热,都说明给宝宝捂得过严实了,要及时进行调整 。另外,宝宝从户外回到室内,要及时解开厚实的外套,把衣服放松些 。
宝宝内热
如果宝宝出汗过多,要及时补充水分 。每个人存在个体差异,活动量大小也不同,家长要根据自家宝宝的身体素质,摸索着找到最合适宝宝的“度” 。
专家提醒,如果家长发现宝宝脸红发烫、烦躁不安、严重口渴,大量出汗,就要考虑到是“捂热综合征”,这时要及时解开被包或者脱掉一层衣服,但同时也要注意别让宝宝着凉,马上给宝宝补充水分,情况不得缓解要及时送医院 。
条件越好 孩子内热越严重
“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这是专家对患儿家长常不离口的嘱咐 。只有做到三分饥,孩子的脾胃功能才会达到最佳状态,不但消化得好,对营养的吸收也最完全;只有做到三分寒,才会增加孩子的耐寒能力,免疫力才会增强,才能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 。
然而,家长总担心孩子吃不好、穿不暖,不但把孩子捂得密不透风,肥甘厚味的食物更是过量摄取,使得现在的孩子几乎个个都有内热 。可以说,生活条件越好,孩子的内热现象就越严重 。
【宝宝被感冒“伤害”了:治疗感冒需防内热】
内热症状
撅屁股睡觉 是内热的典型表现
“很多家长带孩子来看病时都会表述,孩子经常趴着睡觉,甚至总是撅着小屁股睡觉,其实,这可能是内热的典型表现 。”专家介绍 。
内热的孩子主要表现为睡眠不安定,经常翻身,趴着睡觉或是撅着小屁股睡觉,蹬被子;口内有异味,这是因为吃进肚子里的食物积在胃里化热生腐后而散发出来的味道,所以刷牙、漱口等都不会得到改善;口唇发红、干裂,舌头红,舌苔厚或黄腻;便干、尿黄;食欲不振等 。
多吃绿色蔬菜 有助缓解内热
“想要解决孩子内热的问题,首先应改变家长的护养方式 。”专家指出,不要给孩子吃得太饱,每顿饭七分饱最佳,少吃肥甘厚味的食物(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物等),多吃清淡的食物,绿色蔬菜最佳,其含有的叶绿素可以起到很好的解毒去火功效 。
一旦孩子出现夜卧不宁、口中有异味、便干、趴着睡觉等内热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家长也可以用连翘10克、银柴胡10克、莱菔子10克、榔片10克、枳实10克、黄芩10克(此剂量适合一般四五岁的孩子服用),水煎服用,每服药吃两日,一日三次 。

呼吸道护理
如果孩子有易惊、多汗等缺钙的症状,可在上述方剂中加入珍珠母、钩藤、蝉兑,珍珠母,有补钙的作用;加入钩藤和蝉兑,有镇静、压惊的作用 。
床头放两条湿毛巾 保护宝宝呼吸道
专家说,在五脏中,最怕热和燥的就是肺,而此时气候干燥,孩子外出时穿得过厚,室内温度又过高,热燥共存,很容易伤及肺部,孩子可出现干燥性咳嗽,这也是内热的重要症状 。
使用加湿器为孩子加湿并不合适,加湿器可将附着在桌面上、窗帘上等处的细菌和浮尘吹浮在空气中 。孩子没有鼻毛的保护,这些浮尘和细菌会通过孩子的鼻腔进入气管甚至肺部,严重时可导致反复的呼吸道感染 。
建议家长在孩子的居室里放两盆清水,在孩子的床头放两条湿毛巾(以不滴水为宜),如果第二天早晨湿毛巾变干,则说明湿毛巾仍然需要加湿,如果湿毛巾是温润的,则说明这个湿度是适宜的,可有效预防干燥性咳嗽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