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水排海57天可污染大半个太平洋 渔业或将受到影响

_原题为:日本核污水排海57天可污染大半个太平洋,渔业或将受到影响
摘要日本政府4月13日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要将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超过120万吨的核污水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 。

日本政府4月13日召开内阁会议,正式决定要将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超过120万吨的核污水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 。
虽然日本政府已经反复表示排放的核污水浓度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但此决定依旧引起国际舆论对其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的普遍质疑和反对,日本民众也因此爆发数次抗议集会 。
据报道,日本首相菅义伟4月12日表示,解决福岛第一核电站中核污水一事不可再推迟 。但考虑到国内外对安全性问题的担忧,日本政府将从科学角度出发进行说明 。
渔业或将受到影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2日就日本拟决定核废水排海事答采访人员问时表示,妥善处置福岛核电站废水问题关系到国际公共利益和周边国家切身利益,理应慎重妥善把握,确保在各有关方共同参与下,有效避免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进一步损害 。
不论近海养殖还是远洋捕捞,渔业都将是受到直接影响的产业,甚至各国之间的海产品和水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冲击 。
一位渔业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日本核废水排海大概会从两方面对我国沿海地区民众和渔业资源产生影响:
首先是水污染,尽管洋流等因素有一定的稀释作用,但依旧会对海洋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可能影响到人体健康;
其次还有一些海洋洄游鱼类可能会在福岛附近“路过”,这些鱼类很可能再回到近海被其他鱼类吃掉或被打捞上岸 。
对此,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核废水中成分复杂,包括氚以及碳14在内的放射性物质半衰期不一,由于日本相关方面信息披露透明度不足,这些物质的浓度等相关数据并不清楚 。目前只能通过检测近海水域的海水和海洋生物,判断此次排放对海洋生态造成的影响 。
天价处理成本下排海更省钱
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反应堆停止运转迄今已超过10年时间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发生9级特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 。这一事故造成国际核事件分级表(INES)中最严重的7级特大事故,是自切尔诺贝利之后最严重的核事故 。
【日本核污水排海57天可污染大半个太平洋 渔业或将受到影响】事故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通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去除掉除氚以外的放射性核素,而为控制核反应堆的温度,需要注入大量冷却水后就地储存 。然而十年来废水量不断增加,雨水与地下水也在不断涌入,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增速惊人,平均每天高达180吨左右 。
为此,东京电力共准备了1074个容量在1000~1300吨的储水罐,总容量约为137万吨 。但由于废水产生速度太快,平均5至6天就会装满一个储水设施 。
据东京电力此前发布消息,截至2021年2月1日,核电站里已累计了124万吨核污水 。而核电站内的储水设施将在到2022年夏季达到极限,核电站内也没有空间再修建新的储水设施了 。
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估计,清除福岛核污染的成本在4700亿美元至6600亿美元之间 。2011年后,日本有12座核反应堆被永久关闭;另有24座反应堆目前仍处于停运状态,等待正在进行的安全审查 。
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的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铃木一枝Kazue Suzuki表示,日本政府无视生态环境的决定,也会让生活在周边及环太平洋地区的居民暴露在核辐射的风险中 。日本是有技术、有条件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在地点以及周边无人区建设更多长期储存罐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核辐射扩散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然而,政府内阁却选择了最节省成本的方式——把核污水倾入太平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