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时代我们怎做父母


 
独生子女时代我们怎做父母(图片来源:父母网)
多给孩子磨炼的机会
【独生子女时代我们怎做父母】中国的一些教育家 , 在培养孩子的目标上 , 从来都主张首先要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
俗话说“从小看大 , 三岁知老” 。如果家长能注意从小就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生活能力的培养 , 进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综合的教育 ,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一旦孩子染上了某种不良行为习惯 , 往后是很难纠正的 , 甚至会影响这个人的一生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 首先要注意培养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和习惯 , 如烧饭、洗衣等 , 还要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 其中首先要学会与同学交往 , 这是一个人适应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 。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报告书中提出“学会生存”: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 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 并使之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 。日本人把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看成是人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 。他们注意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 , 帮助孩子克服输不起的心理障碍 , 教会孩子能谦让 , 能合作 , 能吃亏 。为对孩子进行磨难教育 , 在现代化生活环境下 , 就让孩子用洗衣板洗衣服 , 用扁担挑水 , 用煤炉生火 , 到荒无人烟、气候恶劣的孤岛上去自搭帐篷 , 自制海盐 , 自己做饭 。其目的就在于使孩子从小学会生存 。每个民族都在培养自己的后代 , 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强者 , 能自立于人世间 , 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 , 对独生子女应当少一点怜悯和照顾 , 多给他们一些磨炼的机会 。
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 , 人才竞争相当激烈 , 不难理解为何现在的独生子女家长把孩子的智育看得那么重 。但怎样才能使孩子读好书 , 读书好呢 , 其中有很多学问 。
其实 ,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需要经常耐心地帮助孩子 , 其前提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 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并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和缺点 , 对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及时加以鼓励 。而且学习要靠自觉 , 要使孩子做到自觉 , 从小培养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大量研究证明 , 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开发个体潜能有重要意义 。在良好的环境和合理的教育下 , 完全可以把孩子巨大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 推动着进步 ,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创设民主的家庭氛围
尊重、理解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条件 。爱孩子 , 就要了解孩子 , 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孩子在成长期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 父母是事事去干预 , 还是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 这是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事实证明:让孩子有充分的独立和自由 , 在民主的气氛中有较多发表意见的机会 , 这种教育方式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现在发生在大学中的极个别恶性事件 , 究其原因 , 大多是由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所致 。这些学生往往学习成绩不错 , 有的甚至一路免试直升到研究生 , 但恰恰是因为缺少健康的个性而使其无法正视人生的挫折 。健康个性的培养与家庭有着直接关系 。孩子出生后 , 和父母的接触最多 , 因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 父母的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知识经验、智慧才能、情感意志和育儿技能等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 关系到孩子健康个性的养成 。独生子女教育成功的家庭另一个共同点是民主型的教育方式:父母对己 , 注意提高自身修养 , 以身作则;对孩子则充分尊重、理解 。抓学习首先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着手 , 以使孩子养成学习的自觉性 , 让孩子在优良和谐的环境中陶冶性格 , 形成健康的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