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能力强,1岁以后少哭闹


让小婴儿独处,并不是丢下他一人让他真正“独处”,而是在喂完奶、换好尿片后,把他安排在母亲工作的房间里,让他自己玩 。刚开始,孩子可能玩玩自己的手、注视着周围某一件物体 。慢慢地,可能需要为他准备合适的玩具 。只要他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我们都不需去打扰他 。
万一他遭遇到什么挫折,也尽量让他自己面对;如果他开始吵闹,而我们手边的事情还没有完成,可以先和他说话,用声音安慰他,等事情告一个段落之后再去抱他 。
这样一方面让他知道妈妈对他的需求并不是毫无反应,同时也让他知道妈妈有需要料理的事情,他必须学习等待 。可是,只要我们忙完了,一定要过去抱抱他,好好陪他玩一下,使他对等待有信心 。如此下去,孩子的独处能力就会逐渐增强 。
采编自:中国儿童网


------------------------------------------------------------------------------------


信息刺激,促进婴儿脑发育
爱笑的宝宝更聪明




研究表明,聪明宝宝对外界事物比较敏感,爱笑是他们最大的特征之一 。聪明的宝宝一般能较早学会笑,而且笑的次数也比较多 。
从宝宝发育的进程来看,一般宝宝长到3个月左右就学会了笑 。宝宝的笑分为“天真快乐效应”和“无人自笑”两种 。比如当他看到妈妈或者其他比较亲近的人熟悉的面孔,新奇的画片或者玩具等,宝宝都会一边嘴里啊啊地叫着,以便手舞足蹈地露出笑脸,这种笑称为“天真快乐效应” 。当宝宝吃饱喝足,精神状态良好的时候,即使没有外界刺激,宝宝也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微笑,这种笑称为“无人自笑” 。
研究表明,天真快乐效应是婴儿与他人交往的第一步,在精神发育方面是一次飞跃,对大脑发育构成一种良性刺激,被誉为智慧的一缕曙光 。至于无人自笑,仍是婴儿在生理需要方面获得满足后的一种心理反应,这两种笑均有益于大脑的发育 。基于以上理由,研究人员认为,如果父母多与宝宝接触,在保证宝宝吃饱睡足,满足宝宝各种生理需要的同时,再用欢乐的表情,语言以及玩具等激发宝宝产生“天真快乐效应”,这将有助于宝宝智力开发 。
采编自:人民网


------------------------------------------------------------------------------------

【独处能力强,1岁以后少哭闹】
独处能力强,1岁以后少哭闹
0-1岁是儿童大脑发育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