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刺激法帮助宝宝味觉发育


导读:宝宝的味觉发育在6-9个月时期处于极为发达的状态,6个月之后最为发达,过了婴儿期会慢慢衰退 。所以婴儿时期,是训练宝宝味觉发育的最佳时期,那么通过什么办法来训练宝宝的味觉发育呢?
味觉感受器是味蕾,主要分布在舌背,特别是舌尖和舌的周围 。一般情况下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舌边对酸味最敏感,同时舌尖和舌边感受咸味很敏感 。
一般说来,宝宝都喜欢味道较甜和较香的食品,这是因为他们的婴儿期食物中常常添加了较多的糖类所致 。有的宝宝在婴儿期极少或根本没有接触过苦味和酸味食物,他们往往会在幼儿期仍然对这类味感极不适应 。
婴儿断奶后,已开始形成比较完备的味觉,因此妈妈应给婴儿期和幼儿期的宝宝提供各种味道的食品,使宝宝的味蕾感觉各种味道,并逐渐适应各种味道的刺激 。这样,宝宝的味觉发育会相对完善,可以有效地避免偏食和挑食 。
因此,爸爸妈妈应注意让婴儿的摄糖量适当,并适当给予各味食物,使之有良好的味感 。在宝宝味觉完善之前(即母乳期),妈妈就应有意识让他们接触酸、苦、甜、香、辣和咸味,这样既可预防今后出现偏食现象,又可增加各类营养物质 。比如妈妈可以给婴儿喝一些:添加葱和盐的鱼汤,添加麦醋的汤面等 。刚开始时应少量给,随着宝宝的逐渐适应和年龄增长,可渐渐加量 。
在此期间还应注意,添加各种口味的食物时,应以某一味道为主,隔时更换,最好不要两种或两种以上味道并重,更不要在很长时间内只吃某一种口味的食物 。这样非但达不到调整宝宝味觉的效果,反而造成宝宝偏食某种口味或某几种口味 。
医学专家认为,偏食糖类可使儿童发胖,出现龋齿,甚至产生嗜糖性精神烦躁症;偏食盐可导致青年期以后的高血压;各种偏食均可能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并对其视觉、听觉以及嗅觉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爸爸妈妈应尽量使宝宝能在幼儿期摄取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各类营养物质,使宝宝健康成长 。
味觉感受性较低的孩子对食物的热情比较高,反之可以说贪食的孩子可能味觉能力发展较慢,对味道不是很敏感 。新出生的味蕾在舌面的分布比成人更广泛,味觉更敏感、更丰富,家长不应以大人的喜好或标准为孩子选择和制作食物 。否则,容易形成过重口味,不利于孩子长大后的健康 。
孩子的味觉通过下面的刺激方法训练
1.婴儿出生后第一次感受到味觉刺激的是母乳或代乳品,假如不能及时给予更多的味觉刺激,很可能会引起将来孩子偏食、拒食 。所以,家长应当在1个半月时适当地给宝贝喂些桔子汁,3个月左右可以用筷子蘸各种菜汤让宝贝尝尝味儿,但要注意尽量清淡,不能太强烈的刺激,比如辣椒就不行 。
2.吃奶粉的小孩,应3-5个月换其他牌子奶粉,可以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口味的奶粉,导致孩子味觉迟钝 。这些不断变换的食品能够给予宝贝充分的味觉刺激,对宝贝味觉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3.半岁以后,可以加少量辅食给宝贝尝一尝甜的、酸的、咸的饮料,同时,可有目的地鼓励宝贝去品尝不同的味道,并在训练的过程中用一定的语言进行强化,比如问宝贝“酸不酸”等,增加语言训练 。
4.用小碗、小勺、小托盘、三份同颜色不同味道的液体:甜、酸、咸 。爸爸妈妈和宝贝一起品尝这些液体 。告诉宝贝“这是甜的”、“那是酸的”、“这是咸的”等 。再尝一次,加深印象 。
5.准备一些可口的水果(如香蕉、橙子、苹果等),让宝贝都尝一尝,告诉宝贝香蕉是甜的,橙子、苹果是酸甜的,再问问他哪种味道他喜欢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