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出生 就该锻炼了

近日,本报报道了《扬州成年人四成从不锻炼》的调查 。为此,采访人员特别在学龄前儿童中做了调查发现,如今的孩子,只要出门,不是被家长抱在手上就是坐在车里,锻炼的机会并不多 。专家提醒,从出生开始,儿童的身体锻炼就应该开始了,但需要循序渐进 。
【案例】
宝宝月子里就练抬头
“我们家宝宝出生第二天在医院时就会抬头了,到了十几天大时,可以一次抬得高高的保持30秒,这让大家都很惊奇 。”湉湉妈介绍,“比较朋友家40天左右的宝宝,人家还极少抬头呢,真不知道好还是不好 。”
湉湉现在还没有出月子,每天都在锻炼,“奶奶看着就觉得心疼,是不是宝宝抬头太早了?要不要暂停锻炼?”湉湉妈头疼地表示,“最近我们去咨询了医生,医生说这是因为孩子补钙补得好 。”
省级育婴师、妈咪100分育婴咨询师姚高燕提醒,这也可能跟宝宝的肌张力高有关,建议家长在每天练习抬头后,帮宝宝按摩按摩 。
不肯吃饭,送去学跆拳道
希希三岁,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因为不肯吃饭,长得很瘦小,为此,爷爷奶奶特意帮她报了个跆拳道班 。
“我们觉得这可能跟她平常运动量太少有关,想看看消耗消耗体力后,会不会有所改观 。”希希妈说 。
“送希希去锻炼,一是希望改善她吃饭不好的坏习惯,二来也是帮助她适应上课的环境 。”
【专业观点】
学步前后,锻炼有区别
姚高燕提醒,孩子从出生开始,身体锻炼就应该开始了,但需要循序渐进 。“以学步前和学步后作为分界,学步前的锻炼是按照阶段来进行的,而学步后,就重点在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锻炼 。”姚高燕说 。
据介绍,0—3个月宝宝主要练习抬头和侧翻;3—6个月练习拉坐和全翻;6个月练习趴和翻身,为宝宝学习爬行做准备 。7个月—1周岁关注孩子的爬行和站立;1周岁左右关注孩子的学步与走姿;之后就是自理能力的培养,比如,穿鞋、穿袜等之类的 。“在练习抬头、翻身、爬行、走路的过程中,用玩具逗引等方式对孩子来说是最好不过的 。”姚高燕说 。
多锻炼对骨骼发育好
苏北医院关节外科主任颜连启介绍,学龄前儿童进行适度运动对骨骼发育有益 。从儿童学步后,就可以多鼓励他们走路,同时观察孩子的走路姿势是否正确,调整好之后,可以按照由少到多、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地逐步增加锻炼项目 。
首先,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 。幼儿运动以身体练习(主动练习和被动练习)为基本手段,可供选择的运动项目很多,包括跑、跳、投等练习 。捉迷藏、跳舞、溜滑梯、荡秋千等游戏;郊游、拍球、跳绳、骑儿童车、游泳等运动 。所有这些运动都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目的 。
【孩子一出生 就该锻炼了】其次,运动锻炼的项目很多,不同的运动项目可以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 。如:提高速度能力可选择跑、骑儿童车等项目;增强耐力能力,可选择长时间跑的游戏、游泳、郊游、跳绳等练习;增加力量能力可选择跳、投等练习;提高灵敏协调能力,可选择跳舞、荡秋千、拍球等游戏;提高柔韧能力可选择体操、按压等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