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 早发现早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败血症的含义是致病性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 , 产生毒素引起的全身性感染 。由于新生儿期免疫功能尚不成熟 , 体内的屏障功能尚不完善 , 细菌容易在全身扩散 , 当细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时 , 则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 使病情加重、凶险 。但新生儿患败血症时 , 临床症状不像较大儿童有典型表现 , 一些败血症的特征表现不出来 , 特别是早期因症状无特异性而易被家长忽视 , 没有及时送医院 , 被延误治疗;即使早期到医院就诊 , 由于败血症的明确诊断要抽血做血培养 , 所需时间较长 , 早期的非特异性表现使医生的诊断也较为困难 。因此 , 早期识别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症状和体征对于让孩子能及时就诊及得到诊治十分重要 。尽管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缺乏特异性 , 但它们是新生儿的一些异常表现 , 要早期发现败血症 , 就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表现 , 我们将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症状归纳为“三少”、“二不”、“一低下” 。
新生儿败血症 早发现早治疗
“三少”即少吃、少哭、少动 。少吃是指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或吸吮无力 。母亲发现孩子吃奶不像以前吃奶那么迫切、那么有力 , 吃奶时间不足以前的一半时间长 , 吃牛奶的孩子吃奶量比平时减少了一半以上 。少哭是指新生儿哭的次数减少或哭声低微 。正常新生儿在尿湿后、饥饿时等不适情况下都会哭闹 , 而且哭声响亮 。而败血症的孩子常不哭闹 , 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 , 而且哭声低微 。有人把它形容为“猫叫”的低微哭声 。少动是指新生儿四肢活动减少 , 或全身软弱 。正常新生儿屈肌张力高 , 表现为四肢屈曲 , 你将手指放在他的手心 , 他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 , 而且四肢能自主出现活动 。败血症的孩子四肢及全身软弱 , 你将他的上肢抬起后放下 , 他的上肢不是表现为屈曲明显的反应 , 而是会掉落下来 , 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 , 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
“二不”即体温不升及体重不增 。体温不升是指新生儿测体温时在35.5℃以下 。平时小儿手足温暖 , 败血症时小儿手足发冷 。体重不增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因败血症使体重没有正常增长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 , 但下降的时间在生后3-4天最明显 , 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 , 以后逐渐恢复 , 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 , 以后小儿每天体重增加约50克 , 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克以上 。而败血症的新生儿 , 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 , 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不增加 。
“一低下”即反应能力低下 , 或精神萎靡 。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 , 如微笑、注视、惊醒等 , 而败血症的小儿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 , 昏昏欲睡 , 精神差 。
【新生儿败血症 早发现早治疗】小编提醒:除以上危险症状外 , 新生儿败血症可出现危险体征——黄疸 。黄疸的特点是在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时反而加剧 , 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黄疸是一个常见表现 , 甚至可能是唯一表现 。因此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应怀疑败血症存在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