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新生儿易患黄疸

【6成新生儿易患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大约有60%的孩子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这一症状 。昆明1、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 。诊断: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2-3周消退,检查应对: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治疗 。2、母乳性黄疸不影响健康母乳性黄疸是因吃母乳而发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 。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诊断:孩子吃母乳,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 。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应对:出现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 。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 。3、溶血性黄疸可换血治疗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 。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诊断: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逐渐加重 。治疗: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严重者早期可进行换血治疗 。4、防感染性黄疸应做产检感染性黄疸是因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 。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 。诊断: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特点是5、阻塞性黄疸B超可确诊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 。诊断:其黄疸特点是出生后1-2周或3-4周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6、及时送医诊治不论何种原因,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除了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死亡 。因此,(兼职编辑:晏紫妮)